五腧穴

作品数:96被引量:324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许菊荣许小琴刁本恕张景明孙宝琏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扬州大学贵阳中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贵州省卫生厅科研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针灸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针刺治疗双胁肋伴双下肢痉挛剧痛案
《中国针灸》2004年第z1期99-100,共2页丁燕 
  王××,男,68岁,2002年3月初诊.主诉:阵发性双胁肋伴双下肢内侧痉挛剧痛1年.每次发作前无先兆,情绪紧张时可诱发.发作时神志清楚,双胁肋部及双下肢大腿内侧剧痛,疼痛呈撕裂样,伴肌肉痉挛,难以忍受,有恐惧感.每次发作时自行含服速效...
关键词:针刺治疗 胁肋 双下肢 八会穴 经穴 曲泉 阳陵泉 合穴 五腧穴 留针 指留 刺法 三阴交 肝经 
《灵枢·官针》论“输刺”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中国针灸》2004年第z1期38-39,共2页吕小桃 
  众所周知,在<灵枢·官针>有"九刺""十二刺""五刺"之言,三者均有"输刺"一法,其字相同,但其意各异.它们在针刺手法和配伍治病上不同,在临床上各自发挥其特殊的作用.……
关键词:输刺法 十二刺 阳经 五刺 脏腑 背俞 阴经 十二节刺 十二经脉 背腰骶部穴位 《灵枢·官针》 五输穴 五腧穴 临床应用 
经络辨证临证三辨
《中国针灸》2004年第z1期32-33,共2页覃茂林 
  经络辨证在针灸临床有其重要的作用,虽然诊断的手段不断拓展,但经络辨证依然是辨证施治的依据之一.笔者临证诊察经络变化,注重"三辨",即一辨原穴,二辨背俞,三辨经络方向及位置,略有感获,书之以就正于同道.……
关键词:经络辨证 针灸临床 临证 背俞穴 背俞 原穴 五腧穴 针刺 三辨 手少阳三焦经 少阳经 
五腧穴电阻值在十二时辰中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8
《中国针灸》1997年第7期401-402,共2页刘豫淑 陈友梅 刘又香 王亚文 
本文对10例健康受试者的十二经五腧穴皮肤电阻进行连续十二时辰跟踪测定,发现大多数五腧穴电阻值在巳时、酉时最低,在丑时、寅时最高。经统计学方差分析.巳时西时间、丑时寅时间穴位电阻值相互差别无显著性意义(Q>0.05),...
关键词:五腧 电阻抗 子午流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