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生态学

作品数:124被引量:14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柳剑文罗斌郎启训曾莉史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广西艺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体育局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民族博览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舞蹈生态学视野下拉祜族班利摆舞形态分析研究
《中国民族博览》2023年第23期111-113,共3页熊靖雯 
2023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名称:舞蹈生态学视野下拉祜族班利摆舞形态分析研究(项目编号:2023Y0844)。
拉祜族是云南独有的15个少数民族之一,盘踞云南的拉祜族人口约有47万人,其80%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普洱、临沧地区。拉祜族人民在云南这片土地上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创造出了特有的民族文化。笔者选取拉祜族舞蹈艺术中的摆舞展...
关键词:拉祜族 摆舞 舞蹈生态学 形态分析 
基于舞蹈生态学视阈下“卓舞”形态之解读
《中国民族博览》2023年第19期137-139,共3页朱传琦 
“卓舞”是流传于康区且具有代表性的藏族传统歌舞,本文将视角放置于康区具有“卓舞”,发现其类别众多,既有个性,又存共性。笔者认为不论是其个性还是共性中的特征都是与其生存,育化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息息相...
关键词:康区 “卓” 舞蹈生态学 传统歌舞 形态解读 
舞蹈生态学视域下陕北秧歌形态研究被引量:1
《中国民族博览》2023年第17期153-155,共3页王培艺 李玥 
2023年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舞蹈生态学视域下陕北秧歌形态研究”(项目编号:S202310719135);陕西省教育厅2022年度一般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大思政视域下延安时期红色歌舞功用与启示研究”(省教育厅编号:22JK0217,省社科联编号:2022HZ1301)的研究成果。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我国陕北地区的特色民间舞蹈,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古朴的形态特征,并被列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陕北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产物。本文从舞蹈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陕北秧歌舞蹈形态、历史发展变迁的分析,阐述了生态环...
关键词:舞蹈生态学 陕北秧歌 舞蹈形态 生态环境 
基于舞蹈生态学视角的“当代中国古典舞”谱系初探被引量:1
《中国民族博览》2021年第16期170-172,共3页张铭 
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调研项目“探究龟兹石窟壁画曼妙舞姿,让千年的龟兹乐舞重现芳华”(项目编号:20WLT2007);新疆艺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龟兹乐舞飞天的舞蹈身体语言研究”(项目编号:2018XYKYYB02)阶段性研究成果。
舞蹈生态学构建了一个舞蹈哲学的思想体系,提供了一种科学揭示人类舞蹈文化现象的思路与方法。本文以舞蹈生态学的视角和首都师范大学史红教授对"北京舞蹈群落"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对从北京舞蹈群落中生发出的"当...
关键词:舞蹈生态学 当代中国古典舞 重建 复现 
舞蹈生态学视域下翼城花鼓的初探被引量:1
《中国民族博览》2020年第11期152-154,共3页王帅 
翼城花鼓是翼城地区的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近年来,通过民间舞人和地方政府的努力,翼城花鼓的发展逐渐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本文运用舞蹈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同时结合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翼城花鼓的形、功、...
关键词:翼城花鼓 舞蹈生态学 典型舞畴 生态环境 
舞蹈生态学视角下的哈尼族木雀舞舞蹈形态探析
《中国民族博览》2020年第8期121-122,共2页汪巧 夏进宽 
哈尼族木雀舞巧用道具,拟雀而舞,是哈尼族梯田稻作文化的典型身体艺术.文章以舞蹈生态学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其舞蹈形态的舞动因子分析,进而探索影响其形态、律动的因素,从而在微观上完善对哈尼族木雀舞的整体研究.
关键词:舞蹈生态学 木雀舞 舞蹈形态 
论舞蹈生态学视域下传统祭祀仪式舞蹈发展的影响因素——以湘西苗族绺巾舞为例被引量:4
《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第8期1-2,共2页郭贝贝 傅宇晗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名称:湘西苗族仪式舞蹈中的巴岱群体研究
苗族绺巾舞是流传于湘西苗民聚集县的民间舞蹈艺术,是祭神又娱人的传统祭祀舞蹈,也是在重大节日表演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作为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的典型代表,绺巾舞风格独特,深受当地民众喜爱。本文从舞蹈生态学角度出发,探析...
关键词:舞蹈生态学 苗族绺巾舞 艺术特征 生态因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