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性

作品数:112被引量:20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杨红郑莉肖洪根董健曹新宇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戏剧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舞台·默契·传统--论翁偶虹经验化的编剧艺术
《中国戏剧》2021年第11期83-85,共3页陈晶晶 
2022年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世纪中原剧作家群现代戏创作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2-ZZJH-492。
翁偶虹(1908--1994)有“京剧圣手”之称,是20世纪京剧领域重要的剧作家之一。其编剧艺术坚持“剧本的舞台性”原则,重视立体化与综合性的“演出本”,在与演员及导演的“默契”合作中完成,并由此生发出了对戏曲传统的两种理解方式:“循...
关键词:戏曲传统 翁偶虹 编剧艺术 舞台性 京剧 立体化 默契 20世纪 
将舞台性纳入戏剧文学建构:周长赋与莆仙戏《踏伞行》
《中国戏剧》2020年第6期41-43,共3页吴新斌 
莆仙戏《踏伞行》故事简单、人物简约、结构紧凑巧妙、舞台简洁清新,富有思想内涵、艺术审美价值和时代意义。观看此剧,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作为该剧编剧,周长赋不仅注重思想性、文学性的强化提升,还着力"将舞台性纳入戏剧文学建构"...
关键词:莆仙戏 艺术审美价值 剧种特色 舞台性 周长赋 文学建构 表演艺术 传统积淀 
高甲戏《大稻埕》印象
《中国戏剧》2017年第5期16-17,共2页吴新斌 
新世纪以来,厦门戏曲创作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不断探索当代戏曲美学的新呈现。厦门戏曲创作除了注重剧种特色的彰显和题材的选择,还较为重视创意锤炼和样式构建,重视文学性、戏剧性与戏曲性、舞台性的结合,尤其将“舞台性”...
关键词:高甲戏 印象 戏曲创作 戏曲美学 剧种特色 戏曲文学 调整内容 舞台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