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疑

作品数:714被引量:971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易海涛谢季祥李今庸赵进喜樊巧玲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华中医药学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半表半里”析疑被引量:1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3年第1期9-10,8,共3页姚廷周 
“半表半里”用来解释少阳病之病机及定少阳病之病位,似乎已成定律,诸版《伤寒论》教材亦作如是云。所异议者,在于“半表半里”是指太阳与阳明之间,还是指三阳与三阴之间。笔者钻研良久,发现都不是。
关键词:《伤寒论》 半表半里 
“煎厥”析疑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0年第1期21-21,共1页张毅 
“煎厥”一词,在《素问》中两处提及。《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以下简称“前者”)。另《脉解篇》曰:“所谓少气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为煎厥”...
关键词:厥证/中医病机 
“辨证”与“辨病”析疑
《中华中医药学刊》1989年第6期17-17,共1页韩承谟 
“病”和“证”是相联系的,“病”是“证”的基础。“证”是“病”的产物和机体病理的真实反映。所以,在诊断上不能以提出病名为满足而得到治法的依据。“辨证”的特点是整体观。而辨证与辨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以阴阳...
关键词:辨证 辨病 
《金匮要略》析疑两则
《中华中医药学刊》1989年第5期9-9,共1页宋建萍 
《金匮》一书,言简意赅,有些医理,于文未尽。学习时,不仅要知仲景所言,还应知其未言;不仅要知其然,还应知其所以然。现浅析《金匮》两则,望能对《金匮》的学习有所帮助。一、肝病“补用酸”与“辛补之,酸泻之”仲景在《金匮》首篇提出:...
关键词:张机 《金匮要略方论》 
“不了了”一词析疑
《中华中医药学刊》1989年第5期45-45,共1页黄凤楼 
在阅读《伤寒论》的时候,可以见到有多条原文涉及不了了一词。不了了在词义上应释为不明白、不懂得的意思,而在张仲景所著之《伤寒论》中则不尽为然,细细琢磨,言简意赅,耐人寻味。下面谈谈笔者在学习中的点滴体会,仅供同道探讨。 1.指...
关键词:《伤寒论》 注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