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族

作品数:355被引量:72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相关作者:许再富刘宏茂宇克莉郑连斌李咏兰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民族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双版纳傣族丧葬中的仪式性财富被引量:3
《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49-58,108-109,共10页郭山 沈海梅 
东南亚山地社会中的"仪式性财富"一直是人类学关注的问题。本文在长期参与观察的基础上,从仪式性财富的角度诠释了西双版纳傣族丧葬文化,质疑了傣族"薄葬"的传统观点,为全面理解傣族丧葬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完整的傣族丧葬应该由...
关键词:西双版纳傣族 丧葬 仪式性财富 
西双版纳傣族的水文化:传统与变迁——景洪市勐罕镇曼远村案例研究被引量:41
《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57-65,共9页郭家骥 
水文化是一个民族基于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认知与调适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它通常包括对水资源、水环境的认识与信仰,利用水资源的技术,管理水资源的制度这样三个方面。在这个有机整合的三元结构中,对水资源、水环境的认识与信仰处...
关键词:西双版纳 傣族 水文化 可持续发展 
西双版纳傣族宗教生活的世俗化倾向——以嘎洒、勐罕、大勐龙三镇为例被引量:5
《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36-43,共8页龚锐 
如果对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西双版纳傣族的宗教生活做一个总体的回顾 ,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西双版纳傣族的小乘佛教正处于日益世俗化的进程中。文章以西双版纳三个傣族乡镇的宗教生活为田野调查个案 ,并对这三个个案进行了比较分析 ...
关键词:西双版纳 傣族 宗教生活 世俗化 小乘佛教 
西双版纳傣族稻作文化的传统实践与持续发展──景洪市勐罕镇曼远村个案研究被引量:5
《民族研究》1997年第6期49-58,共10页郭家骥 
西双版纳傣族稻作文化的传统实践与持续发展──景洪市勐罕镇曼远村个案研究郭家骥本文以景洪市勐罕镇曼远村为个案,通过田野调查所获资料,对西双版纳傣族稻作文化体系中的农耕技术、资源管理制度、生活方式、经济发展、农耕礼俗、观...
关键词:稻作文化 西双版纳傣族 持续发展 稻作农业 景洪市 民族关系 资源管理 稻作农耕 传统文化 云南人民出版社 
傣族的虎图腾被引量:4
《民族研究》1995年第6期45-49,共5页朱德普 
傣族的虎图腾朱德普拙作(傣族图腾文化及其史影冲曾这样说过:‘’以上,我们谈及的蛇、鸟、狗、象、牛、狮,在傣族图腾史上都有各自的一席之地。此外,山中的虎、水中的螺等,历史上都可能曾为图腾崇拜。曾经在傣族历史上值赫一时的...
关键词:西双版纳傣族 图腾崇拜 虎图腾 图腾文化 文化遗迹 方国瑜 白虎 麓川 虎氏族 缅甸掸族 
有关“西双版纳”之“版纳”新议
《民族研究》1993年第1期82-87,共6页朱德普 
在春城和滇南的一些城镇,漫步街头,以“版纳”名之的饭馆、商场、书店,乃至舞厅,不时可见。“版纳”冠名,意在招徕。商品中早有“版纳地毯”;在上海动物园里的大象,也被命名为“版纳”——那是38年前西双版纳傣族人民,向新中国及其领袖...
关键词:西双版纳傣族 上海动物园 毛泽东 新议 魅力 春城 冠名 大象 商品 滇南 
评《西双版纳份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研究》被引量:1
《民族研究》1991年第2期56-57,51,共3页宋蜀华 
近读马曜、缪鸾和二同志大作《西双版纳份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研究》一书,获益匪浅。这是继《从西双版纳看西周》专论之后,就同一主题使用民族学资料和史籍文献进行更加全面而深入的比较研究之作。全书洋洋数十万言,结构严谨,内容丰富...
关键词:比较研究 西周井田制 西双版纳 民族学资料 史籍文献 土地制度 奴隶制 西周社会 民主改革 西双版纳傣族 
关于“滚很召”的劳役被引量:1
《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52-58,共7页曹成章 
在傣族社会历史的研究中,过去大家都认为,解放前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存在的“滚很召”这一农奴等级是来源于奴隶,并以此作为论证傣族经过奴隶社会的主要根据。本人曾在拙著:《“滚很召”的来源及其性质》(载《民族研究》1980年第5期)...
关键词:农奴主 民族研究 奴隶社会 西双版纳傣族 傣族社会 社会原因 社会存在 人身自由 奴隶制 奴隶劳动 
傣族社会的家族公社及其残存的原因被引量:2
《民族研究》1984年第4期71-76,共6页曹成章 
民主改革前,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保存有较完整的农村公社,在一些村社里,还残存着按血缘关系组成的家族公社。本文就残存在傣族农奴制下的家族公社作一简要介绍,并试析其残存的原因。 傣族的每个家族公社都有按山陵、河川、沟渠...
关键词:家族公社 西双版纳傣族 农村公社 民主改革 血缘关系 地域范围 族田 农奴制 村社 云南省 
西双版纳傣族等级内婚和农奴主的统治
《民族研究》1981年第2期64-69,共6页张元庆 
等级制度,是解放前西双版纳傣族封建农奴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农奴主对广大农奴进行统治、剥削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级制度的这种作用,也通过各等级的婚姻关系反映出来。农奴主和农奴实行阶级内婚,同一阶级的不同等级也原则上都在本等...
关键词:农奴主 西双版纳傣族 等级制度 婚姻关系 统治者 根本利益 阶级 不同等级 重要特征 村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