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豆品种

作品数:132被引量:28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新李伟戴海英张礼凤徐冉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种业》《中国农技推广》《江苏农业科学》《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农业部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农业科技通讯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夏大豆品种临豆10号特征特性及精量直播高产栽培集成技术被引量:3
《农业科技通讯》2018年第5期255-256,312,共3页刘玉芹 张素梅 刘丽娟 樊宏伟 刘凌霄 
临沂市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黄淮夏大豆机械化高产新品种选育与推广(2016GG031);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杂粮创新团队"(SDAIT-15)
临豆10号是以中作975(中黄13)为母本,菏95-1(菏豆12)为父本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早熟、高产夏大豆品种。该品种集父母本优良基因于一体,具有理想的群体结构,突出的抗逆境(病、虫、旱、涝、瘠、密植)等优良特性,还具有落叶性...
关键词:夏大豆 临豆10号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精量直播 高产栽培技术 
超高产夏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3
《农业科技通讯》2013年第12期99-101,共3页闫延梅 侯乐新 张琪 闫向前 孙化军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04);河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高产优质多抗大豆新品种的选育;项目编号:92102110013;河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高产多抗大豆新品种的选育;项目编号:112102110014
选育产量潜力超过4 000 kg/hm2的大豆品种,估算了1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总体平均值、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进度以及9个性状与单株粒重的遗传相关系数、相关遗传进度等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1)单株粒数、株高和有效荚数遗传力高,遗...
关键词:超高产 夏大豆品种 农艺性状 遗传分析 
适合豫东地区的夏大豆品种再评价和筛选比较试验初报
《农业科技通讯》2012年第11期67-69,共3页欧阳红建 闫向前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商丘综合试验站通过对征集的2009年、2010年适合豫东地区夏播种植的国审、省审大豆品种在五个示范县进行再评价、筛选比较试验,目的是筛选出适合当地的主推品种,进一步服务当地的大豆生产。通过对五个示范县的试验...
关键词:豫东地区 夏大豆 再评价 筛选 产量 
2009年天津市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研究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2010年第12期173-174,共2页徐瑞 毛宇 张兆鑫 谢蕴琳 常福明 
2009年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共13个,包括中作J5044、中作06-39、津豆14号、中作J5045、科9302、滨豆5号、滨豆2号、中作G3005、中作J7037、中品03-6025、BN103、中作0630054和中黄13(对照品种),其中新参试品种5个,续试品种7个,中...
关键词:品种区域试验 天津市 夏大豆 参试品种 对照品种 品种(系) 试验目的 丰产性 
安徽育成杂交夏大豆品种——杂优豆1号
《农业科技通讯》2005年第2期43-43,共1页
世界第一个杂交夏大豆品种——“杂优豆1号”日前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是该省农科院作物所历时15年、利用“三系”法成功选育出的大豆杂交品种。该品种2002~2003年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中豆20”增产15.37%。
关键词:夏大豆 杂交品种 育成 对照品种 三系 农作物品种 选育 安徽 世界第一 农科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