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病

作品数:292被引量:978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邵素菊邵素霞任重王强王檀更多>>
相关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华中医药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国医大师洪广祥“三因一体”论治哮病经验述要被引量:2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12期5801-5804,共4页章程 徐超 张元兵 
第二届国医大师洪广祥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国中医药发【2014】20号);江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92BAB205101);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科技创新团队发展计划(No.CXTD2022011)。
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医大师洪广祥诊治哮病的临证经验,可概括为“三因一体”四方面的内容:风寒外侵是哮病发作最常见诱因,治予温肺散寒法,首选小青龙汤;痰瘀伏肺为哮病宿根,治遵“治痰治瘀要以治气为先”,创制蠲哮汤;气阳虚弱是哮病内...
关键词:洪广祥 哮病 哮喘 病因 体质 辨证 
哮病伏饮病机理论源流考述被引量:3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年第7期3765-3768,共4页杨颖 王博寒 巫善珩 刘丽 史锁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774267)。
对哮病的伏饮病机理论源流进行考述。对哮病“伏饮”论的出处、内涵及相关论述进行了分析;对“伏饮”发展成型过程中产生的“夙根(宿根)”论、“窠臼”论、“窠囊”论等近似理论的内涵及相关论述进行了考辨;简要分析了“伏饮”“夙根(宿...
关键词:哮病 伏饮 病机 源流 夙根 窠囊 窠臼 
“三穴五针法”治疗寒饮伏肺型哮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16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年第2期797-800,共4页张君 邵素菊 任重 王培育 华金双 秦小永 王庆波 邵素霞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No.2013ZY02001);河南中医学院博士基金资助课题(No.BSJJ20112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12]228号)~~
目的:观察"三穴五针法"治疗寒饮伏肺型哮病的临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5例)和对照组(105例)。试验组采用"三穴五针法",主穴取肺俞、大椎、风门;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主穴取肺俞、中府、定喘等。两组均每日针1次,...
关键词:哮病 寒饮伏肺 三穴五针法 针灸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穴位贴敷干预哮病》的制定与方法探讨被引量:4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第12期5449-5452,共4页郭志丽 钱静华 彭草云 张静若 杨永清 罗开涛 丁红生 金伟 张勤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No.SATCM-2015-BZ[335])~~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是临床实践指南中具有中医特色的组成部分,为中医医师进行中医治未病临床操作提供重要指导意见,进而指导帮助医生和患者针对中医治未病相关问题做出恰当处理,选择、决策适宜的治未病卫生保健服务,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
关键词:治未病 穴位贴敷 哮病 治未病实践指南 循证医学 
基于古代文献数据挖掘的哮病用药性味分布规律探讨被引量:6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第1期127-130,共4页王盛隆 王强 杨爽 张文瑞 孙增涛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No.13ZCZDSY02100);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No.13086);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No.20130207)~~
目的:通过对中医古籍中哮病治疗相关文献的挖掘及研究分析,探索哮病用药的性味分布规律,为临床处方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提取《中华医典》数据库先秦至民国的中医古籍中哮病治疗的方药,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1.0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哮病用...
关键词:古代文献 数据挖掘 哮病 支气管哮喘 性味分布 中华医典 
“五针法”对肺脾亏虚型哮病症状体征改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第11期2755-2757,共3页邵素菊 华金双 秦小永 任重 高希言 曹大明 王树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百项诊疗项目(No.2002ZL28)~~
目的:观察邵教授"五针法"对肺脾亏虚型哮病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的影响。方法:将21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5例)选用邵教授"五针法",穴取肺俞、大椎、风门等;对照组(105例)选用常规针刺法,穴取定喘、膏肓、肺俞、太渊等,采用多...
关键词:肺脾亏虚 症状体征 哮病 五针法 
洪广祥教授全程温法治疗哮病验案举隅被引量:9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第3期234-236,共3页张元兵 刘良绮 
洪广祥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观点:气阳虚弱是发病的内因,痰瘀伏肺是宿根,外感六淫是最常见的诱因。因此在治疗上首次提出"全程温法(温宣、温通、温散、温化、温补)治疗哮病"的观点,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文章通...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中医药疗法 验案 洪广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