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村

作品数:1629被引量:10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詹武陈东明肖俊彦王家俊孙翔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晋城市委河南大学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共江西省委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老区建设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三会”帮扶暖民心 村庄面貌换新颜
《中国老区建设》2023年第2期55-55,共1页杨勤 张庆友 梅友宽 
宽敞笔直的水泥路直通家门口,高标准农田内的水稻长势喜人,新建的党建服务中心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走进江苏省宝应县曹甸镇夏庄村,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发的景象。2014年,扬州市、宝应县“三会”将夏庄村列为老区帮扶村以来,积极帮...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 经济薄弱村 江苏省宝应县 生机勃发 三会 小康村 夏庄 惠民生 
红星村转型了
《中国老区建设》2021年第12期33-33,共1页 
上世纪80年代初,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红星乡红星村的木匠侯亚军在村里办起沙发制造手工作坊,一批村民相继加入到沙发制造队伍中来。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村里有大小沙发制造厂30余家,还有许多与其配套的泡沫、弹簧等配件加工厂。有劳动...
关键词:红星村 鸡冠区 市场占有率 手工作坊 小康村 红星乡 鸡西市 产销量 
宗林村脱贫的“三股力量”
《中国老区建设》2016年第9期35-36,共2页泰州市高港区"两会" 
宗林村的变化靠的是村两委的坚强领导,靠的是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靠的是对资源的有效整合。曾经,地处黄桥老区的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胡庄镇宗林村是个典型的贫困村。村级债务累计17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几年来,宗林...
关键词:高效农业 村民人均收入 村级债务 闲置资产 泰州市高港区 工业经济 胡庄镇 党员干部 农业收益 小康村 
不要再折腾农民
《中国老区建设》2016年第8期20-20,共1页方雨 
折腾农民,算得上是近十几年一些地方的痼疾。以中国地域之大、产业发展条件之千差万别,产业扶贫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很多提法只能是作为方向性的领引。如果在具体工作中,只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一说现代农业,动不动就是"万...
关键词:产业扶贫 产业基地 中国地域 小康村 
古楼村的小康路很遥远
《中国老区建设》2013年第10期47-47,共1页王明义 程明珣 赵文武 
今年三月,四川省剑阁县白龙镇老促分会组成调研组,对古楼村农民奔小康情况进行了调查。目的是了解该村现实情况与小康村标准相比还有多大差距,还需采取怎样强有力的措施才能圆满实现小康梦。
关键词:小康村 调研组 剑阁县 四川省 农民 
云南省老促会与省扶贫办召开促进老区建成小康社会研讨会
《中国老区建设》2013年第2期52-52,共1页阳举文 
2012年12月11—13日,云南省老促会与省扶贫办,在弥勒县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革命老区建成小康社会研讨会。全省47个老区县170多名代表出席研讨会。与会同志参观了新哨镇西梭白小康村。
关键词:革命老区 小康社会 老促会 云南省 扶贫 弥勒县 小康村 
高志塘村:全国文明村
《中国老区建设》2012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陈旺 袁悦 黄勇 
高志塘村是广东省化州市笪桥镇著名的革命老区村。也是“华西模式”的“小康村”。全村22户250多人。2011年人均纯收入超过8.8万多元,现有小轿车72台。最多的农户有5台,高级小洋楼22幢,大学生、研究生53人。
关键词:文明村 年人均纯收入 革命老区 化州市 广东省 小康村 小轿车 大学生 
昔日穷得叮当响 今天成为小康村
《中国老区建设》2011年第9期38-38,共1页
杨庙镇友谊村位于江苏扬州市西北郊,属丘陵地区,是扬州市、邗江区、杨庙镇三级扶贫协会的挂钩村。在2004年以前,该村是全镇乃至全区出名的经济薄弱村。而今,当我们走进该村,一幢幢民居小楼错落有致,一条条通组的水泥路穿越农庄,路旁...
关键词:小康村 经济薄弱村 丘陵地区 扶贫协会 扬州市 邗江区 农庄 农民 
一企帮八村 村村达小康
《中国老区建设》2011年第8期40-40,共1页李之灏 史昌源 吴敦和 
江苏江都市江佳电子公司倾情推进企村共建新农村,创出一企帮八村,村村达小康的佳绩。 江佳电子公司坐落在扬州江都市老区邵伯镇,是专业生产电子陶瓷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老总严盛喜就是邵伯人。2001年,他被推选为江都市老促会...
关键词:小康村 电子公司 新农村建设 高新技术企业 2001年 2009年 江都市 陶瓷产品 
他把一个贫困村带成了小康村——记江苏省江都市宜陵镇大陈村党总支书记庄大清
《中国老区建设》2011年第1期49-49,共1页史昌源 吴敦和 李存余 韩雪琴 
现年45岁的庄大清是江都市宜陵镇大陈村人,早年在广州创业,拥有几千万资产。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2001年响应江都市委"凤还巢"号召,回乡办企业,之后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10年来,他把这个贫困村带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康村。
关键词:江都市 小康村 贫困村 党总支书记 大清 陈村 江苏 村党支部书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