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盆地

作品数:67被引量:262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李长安柏道远莫多闻来红州梁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中国石油更多>>
相关期刊:《地层学杂志》《地球学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石油钻探技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动力机制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洞庭盆地湘阴凹陷南段构造特征及动力机制被引量:10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241-250,共10页柏道远 李彬 姜文 李银敏 蒋启生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03-04);湖南地勘局科研项目(201901)。
湘阴凹陷为白垩纪—古近纪洞庭盆地最东面的次级凹陷。通过地表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手段对湘阴凹陷南段盆地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其成因机制,形成了以下主要认识:盆地受NE向(主)、NW向(次)和NWW向(个别)正断裂控制,南东侧NE向...
关键词:湘阴凹陷南段 构造单元 控盆断裂 构造调节带 动力机制 
洞庭盆地第四纪构造演化特征被引量:21
《地质论评》2011年第2期261-276,共16页柏道远 王先辉 李长安 马铁球 陈渡平 周柯军 彭云益 李纲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610706);"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志修编"项目(编号12120108110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0771213)的成果
通过地表观察和第四系钻探,以地貌和沉积为基础,对洞庭盆地及周缘地区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第四纪洞庭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期洞庭盆地处于断陷阶段,区域构造活动的主要表现有:①盆地及次...
关键词:第四纪 洞庭盆地 断陷 坳陷 动力机制 
第四纪洞庭盆地赤山隆起与安乡凹陷升降运动的沉积记录被引量:23
《沉积学报》2010年第4期645-658,共14页柏道远 李长安 周柯军 陈渡平 马铁球 王先辉 彭云益 李纲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6107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771213)资助
通过地表地质调查和钻井资料,对第四纪洞庭盆地南部赤山隆起及其西侧安乡凹陷的沉积和地貌特征进行研究,进而探讨二者的升降过程。赤山隆起为居于洞庭盆地南部的小型抬升断块,主要受东、西边界正断裂所控制,长约18 km,宽4~5 km。隆起...
关键词:第四纪 赤山隆起 安乡凹陷 抬升 沉降 动力机制 
第四纪洞庭盆地构造性质及动力机制探讨被引量:23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0年第3期317-330,共14页柏道远 李长安 王先辉 马铁球 周柯军 彭云益 李纲 陈渡平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12120106107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0771213)资助
通过地表观察和第四系钻孔对第四纪洞庭盆地及周缘隆起区的地貌、沉积和断裂构造等进行调查研究,进而厘定洞庭盆地构造活动特征暨构造性质,并探讨其动力机制。研究表明,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期洞庭盆地具断陷性质,具体表现在:①在边界正...
关键词:第四纪 洞庭盆地 断陷盆地 坳陷盆地 动力机制 
第四纪洞庭盆地澧县凹陷构造活动特征及动力学机制探讨被引量:20
《地球学报》2010年第1期43-55,共13页柏道远 李长安 王先辉 马铁球 彭云益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6107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672206)资助
第四纪澧县凹陷为洞庭盆地西北部的一个次级凹陷。通过地表观察和钻孔资料,对澧县凹陷及周缘第四纪沉积物和地貌及其反映的构造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进而探讨构造活动的动力机制。澧县凹陷呈由南、北西、北东边界正断裂所限的三角形。早...
关键词:澧县凹陷 断陷盆地 拗陷盆地 动力机制 第四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