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坳陷

作品数:109被引量:382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李文涛王明健徐春华项希勇柳忠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复式油气田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用地震压力预测技术研究临清坳陷(东部)泥岩压实与油气运移被引量:3
《复式油气田》1999年第4期35-38,共4页黄永玲 项希勇 
地层流体压力异常是含油气盆地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由于地层异常压力与油气的运聚关系密切,因而研究其分布特征对于寻找隐蔽油气藏有指导作用。文章针对临清坳陷勘探程度低,探井密度小的特点,利用地震层速度从区域上对泥岩压实进行...
关键词:临清坳陷 泥岩 压实作用 油气运移 地震勘探 
禹城地区第三系构造特征与石油地质条件被引量:1
《复式油气田》1999年第3期52-54,共3页张云银 陈喜禄 
从临清坳陷禹城地区的构造特征入手,阐明了该区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提出了苏集洼陷是在沙河街组一段沉积以后形成的观点,指出了该区油气勘探方向。认为在禹城地区寻找大型油气田困难较大,但仍有希望找到中、小型油气田、勘探层位应...
关键词:临清坳陷 油气勘探 油气运移 岩性圈闭 石油地质 
临清坳陷东部掀斜变动特征被引量:2
《复式油气田》1998年第1期52-56,共5页柳忠泉 徐春华 
该文应用掀斜变动原理对临清坳陷东部的构造进行分析,并总结了下第三系盖层层序的基本构造特征和断块掀斜变动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掀斜断块是盆地内具有成因意义的最基本结构单元,而掀斜变动控制了盆地的演化并影响到物源区...
关键词:临清坳陷 油气勘探 构造演化 断块 斜坡 
临清坳陷热史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复式油气田》1997年第2期45-49,共5页段智斌 
利用Royden和Keen的裂谷伸展模型的大地热流方程,对临清坳陷热演化史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古热流大于今热流,坳陷是逐渐为冷的,通过建立镜煤反射率R0与成熟度参数C的关系式,从而定量地描述有机质成熟度史和沉积物向油...
关键词:成熟作用 热成熟度 有机质演化 油气藏 油气成因 
临清坳陷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被引量:2
《复式油气田》1997年第2期50-55,共6页冯有良 陈景达 
临清坳陷东部是一个中,新生代断陷。早三叠世该区为一台坳,晚三叠世褶皱抬升,侏罗纪一早白垩世为NW走向的拉分盆地,晚白垩世的左旋挤压其再次褶皱,抬升。早第三纪的裂陷作用使其拉张伸展,断块通过水平伸展。差异升降和掀斜运动...
关键词:坳陷 盆地 构造演化 新生代 断裂构造 
临清坳陷(东部)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形成环境及地化特征被引量:1
《复式油气田》1995年第3期30-33,共4页徐春华 
临清坳陷(东部)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有两种类型,即煤和暗色泥岩(含碳质泥岩),根据对该地层沉积环境的研究,认为成煤的泥炭沼泽主要有两种类,即滨海型和三角洲型;暗色泥岩相应的也有滨海相和三角洲相泥岩两种。
关键词:烃源岩 沉积环境 有机质 形成环境 煤系 地层 
临清坳陷(东部)单井剖面有机相分析
《复式油气田》1995年第1期12-15,28,共5页张林晔 侯读杰 
本文在Jones和Mukhopadhyay提示的划分有机相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沉积环境和古生物组合特征,把有机相划分为A、B、C、D、E五类,从而可以把生油岩从无机到有机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本文详细的剖析了临...
关键词:临清坳陷 有机相 生油气潜力 单井剖面 油气藏 
TTI法恢复三叠系原始地层厚度在临清坳陷东部的应用
《复式油气田》1994年第3期54-55,共2页徐春华 
关键词:临清坳陷 成熟度 埋藏史 地层厚度 油田地质 
临清坳陷东部石炭—二叠系煤层识别技术
《复式油气田》1994年第3期11-14,共4页黄永玲 
关键词:煤系 地层 石炭纪 二叠纪 临清坳陷 
临清坳陷东部下第三系扇三角洲特征
《复式油气田》1993年第3期73-78,共6页陈金鹰 
关键词:下第三纪 扇三角洲 地震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