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电流

作品数:126被引量:23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崔福义李圭白曲久辉杨万东李伟英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建筑大学株式会社东芝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委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给水排水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SCD反馈的复合环自动加药系统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给水排水》2012年第S2期232-234,共3页阎震 
介绍了东区水厂通过PLC控制,在原水浊度曲线和流量曲线的基础上,以流动电流检测仪(SCD)实现加药系统的复合环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药耗。在此基础上加强混凝措施,可以在降低SCD监测值情况下满足生产要求,最终达到节省药剂量10%~20%的...
关键词:流动电流检测仪(SCD) 复合环控制 加强混凝 高分子聚合物 
微絮凝过滤中SCD自动控制投药系统研究被引量:1
《给水排水》2000年第11期88-90,共3页李伟英 范瑾初 曹达文 
针对某水库原水 ,通过中试试验结合理论分析 ,对SCD自动控制加药技术用于微絮凝过滤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某水库水在一般情况下 (原水浊度小于 2 0NTU) ,流动电流设定值SP应为 - 17 5。
关键词:混凝控制 流动电流 流动电流检测仪 
SC法混凝控制系统测控信号的质量特性
《给水排水》2000年第10期79-80,共2页杨万东 王东田 李圭白 
测控信号是系统实现控制的依据 ,针对SC法混凝控制系统的测控信号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给出了确保信号质量的实用方法。
关键词:流动电流 混凝控制 测控信号 质量特性 给水处理 
串级调节在流动电流法混凝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4
《给水排水》1998年第8期25-26,共2页杨万东 杨振海 李圭白 
本文介绍了串级调节系统的基本原理,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和探讨了在流动电流法混凝控制中串级系统应用的特殊性。
关键词:给水处理 串级调节 流动电流 混凝控制 
国产流动电流投药控制系统的基本性能与应用评价被引量:6
《给水排水》1994年第8期42-47,共6页崔福义 李圭白 曲久辉 李虹 
国家教委优秀年轻教师基金资助项目
本文通过实验室及生产试运行的大量数据,对首套国产流动电流投药控制系统的基本性能与使用效果进行评价,证明其主要性能不低于国际同类设备水平,并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关键词:混凝 流动电流 投药 控制 
单因子流动电流混凝投药自控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展望被引量:1
《给水排水》1993年第7期46-46,54,共2页董辅祥 
混凝是应用最广的水处理过程。混凝剂投加是否准确,不仅对混凝效果有影响,而且常常影响水处理的全过程。混凝的药剂费,一般为水厂制水成本的三分之一。所以,混凝投药作为最重要的工艺环节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由于源水的水质水量经...
关键词:混凝 流动电流 投药 自动控制 
流动电流单因子凝聚投药自动控制生产性试验研究
《给水排水》1991年第5期2-6,46,共6页崔福义 洪觉民 李圭白 陈宝华 
本文简要介绍了将流动电流单因子凝聚投药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生产性试验研究的情况。文中对其控制原理和主要设备进行了介绍,并对系统的调节作用及其对水质的保证率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不仅滤前水质合格率高于...
关键词:生产性试验 流动电流 浊度 药耗 水质合格率 原水水质 控制原理 凝聚剂 产水量 投药量 
流动电流的原理、测定与应用
《给水排水》1991年第4期45-50,共6页崔福义 李圭白 曲久辉 
本文论述了固液界面的重要电动现象之一——流动电流的原理及基本特性;回顾了其测定技术及发展;介绍了流动电流在给水排水技术中的若干典型应用;指出流动电流技术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流动电流 排水技术 流动电位 固液界面 投量 给水处理 污泥脱水 双电层 水处理厂 测定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