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森工

作品数:217被引量:347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阿滨朱震锋曹玉昆田宝强王岩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黑龙江省森工总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林业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龙江森工科学造林助力碳中和
《中国林业》2021年第6期80-80,共1页王天驰(文/摄影) 
挥镐刨坑、放人树苗、培土压实、围堰浇水……在20余万人次近一个月的努力下,截至5月23日,龙江森工集团2021年营造林任务计划2.17万公顷、森林抚育补植计划0.8万公顷全面告捷。超过2200万株新苗扎根林区,按照国内林业碳汇项目标准计算,...
关键词:森林抚育 碳中和 综合能耗 林业碳汇项目 标准计算 科学造林 营造林 龙江森工集团 
一切为了绿水青山--龙江森工人“五一”小长假侧记
《中国林业》2021年第5期104-106,共3页王天驰(文/图) 
一千个人心里,也许有一千个“五一”小长假的过法。但是走进龙江森工林区来采访这个问题,答案就显得统一很多。“五一、正好是春造、绿化的最佳时间,得植树呀。”“五一,那是林区春耕、春造、春防叠加期,历来就是森林防火的重点时段,不...
关键词:森林防火 小长假 党员干部 植树造林 绿水青山 龙江森工 林区 
林业人奋力前行的时代影像--评电视纪录片《龙江森工,共和国不会忘记》
《中国林业》2021年第1期74-77,共4页王宏波(撰文/供图) 
黑龙江群山纵横,林海浩瀚,在70多年的漫长而又短暂的时间里,置身在这片群山林海的几代林业人,为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爬冰卧雪奋斗在深山老林采伐木材,任劳任怨;为加强国家的生态建设,甘愿牺牲自身利益积极保护森林,无怨无悔。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 自身利益 生态建设 林业 爬冰卧雪 黑龙江 龙江森工 任劳任怨 
龙江森工:那些“水火交融”的“逆行者”
《中国林业》2020年第7期98-101,共4页张旭光 王天驰 胥晨(摄影) 
在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有这么一批人,他们春秋盼下雨,夏季盼天晴,他们会“闻”水火而“色”变,也会看着满眼葱郁而骄傲,他们就是龙江森工的防火人。因为龙江森工集团的特殊属性,他们春秋两季防火,夏季防汛,工作让他们成为了“水火交融”...
关键词:特殊属性 龙江森工集团 森工国有林区 防火 黑龙江 行者 
83万龙江森工人书写林区疫情防控答卷
《中国林业》2020年第2期40-43,共4页张旭光 王天驰 
作为社会性、开放式大型生态国有企业,龙江森工集团在改革后行政职能、社会职能已陆续移交的情况下,不等不靠、不推不拖,积极主动配合地方政府、联合林业公安,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统筹资源、精准施策,全力以赴书写林区疫情防控的答卷,...
关键词:国有企业 疫情防控 群防群控 精准施策 联防联控 龙江森工集团 统筹资源 国企 
治危兴林的伟大实践铸就龙江森工改革发展之魂
《中国林业》2010年第17期14-17,共4页高金芳 
今年是龙江森工治危兴林20年。20年前,面对可采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境,龙江森工180万干部群众,毅然走上了突围解困和振兴发展之路,在1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林区,展开了一场浩大的跨世纪工程,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开拓奋进...
关键词:龙江 改革 资源危机 企业经济 
浅谈龙江森工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中国林业》2008年第16期58-58,共1页赵默涵 
贯彻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的执政理念之一。随着我国经济重心向东北地区的转移和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提出,我国生产力布局开始由南向北推移,林业以其独有的生态优势、区位优势、雄厚的资源优势等特质,将成为黑龙江省最...
关键词:区域经济 黑龙江省 一体化建设 东北地区 科学发展观 老工业基地 生产力布局 一体化发展 
黑龙江森工谋划发展新思路被引量:2
《中国林业》2003年第09A期39-39,共1页黑森 
关键词:黑龙江 森林工业企业 发展 生态建设 生产经营 产业化 绿色食品 生态旅游 
龙头抬起来──黑龙江森工纪实
《中国林业》1999年第9期4-6,共3页孙景辉 付恩林 杜兆君 傅刚 
提起国有森工企业,每个人心情都会复杂起来。几十年前, 当一支支伐木队伍, 开进荒无人烟的茫茫林海, 开进东北、内蒙古; 开进金沙江、雅砻江、秦岭、白龙江, 那时森工企业多么令人自豪。单就成绩而言, 当时的森工产值在全国工业...
关键词:黑龙江 森林工业 森工企业 林业 
关于森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思考
《中国林业》1995年第3期28-29,共2页侯国林 郭淑芹 刘国语 于化和 
关于森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思考侯国林,郭淑芹,刘国语,于化和改革开放以来,为人才智能的发挥开拓了广阔天地,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转换经营机制步伐的加快,人们为充分发挥其理想、...
关键词:人才流失 企业人才 流失问题 森工企业 黑龙江森工 企业资源 经济危困 科技人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深化和转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