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

作品数:580被引量:18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牛加明梁善冯韬吴颖露何向更多>>
相关机构:肇庆学院广东理工学院广州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收藏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真乃居谈艺札记 随形端砚尽显文辞笔墨之妙
《中国收藏》2023年第9期32-33,共2页胡西林(文/图) 
张廷济铭随形端砚我在前几年就见到了,当时就想写些感想,无奈事多未能动笔。后来在书中读到阮元为张廷济题写“清仪阁金石文字”签条,其中署款称张廷济“叔未解元同年”,才又想起了这方砚台。
关键词:金石文字 端砚 张廷济 清仪阁 
片石交缘 艺林佳话
《中国收藏》2019年第11期76-77,共2页胡西林(文/图) 
因为看了一方清代端砚而萌生写此文的想法,不料往电脑前一坐,脑海里没了端砚,却出现了两个人的名字。在清代嘉庆至咸丰的数十年间,浙江科考史上出现了两位乡试成绩出类拔萃,而在其后的会试中却屡考屡败,最后不得不弃考另谋出路的人物,...
关键词:端砚 赵之谦 咸丰 张廷济 清代 科考 嘉庆 出类拔萃 
规矩端砚 寓方于圆
《中国收藏》2018年第5期78-79,共2页胡西林 
规矩者,方圆也。上图中这件砚台名为九龙祥云规矩端砚,寓方于圆,取天圆地方之意。色紫,质润无杂。通体满工刻五爪龙纹,四侧两两相对为双龙戏珠。砚底重圆,内圆刻海水五爪正面立龙,龙身细长,须发散飘,四肢呈一字左右展开,腿部...
关键词:私人收藏 藏品 艺术品 古董  
刻石破解端砚老坑之谜
《中国收藏》2015年第11期122-126,共5页赵粤茹 
自古评砚,皆以端砚老坑为首珍。除因老坑石质绝佳、石品多彩之外,更因开采不易,且数量有限。极为难得。另有端砚老坑的开采起于何时,历来颇有争议,也让其颇有传奇。一说唐代所开“下岩”即今时“老坑”,故端砚老坑的开采源于唐代...
关键词:端砚 刻石 开采 唐代 石刻 明代 
端砚中的小清新
《中国收藏》2014年第1期134-135,共2页王正光 
常见端砚多色泽沉稳厚重,然细分其类,也有清新脱俗者,如绿端,即可谓端砚中之小清新。
关键词:私人收藏 藏品 古董 艺术品 
看石眼 辨端砚
《中国收藏》2013年第6期124-127,共4页王正光 赵粤茹 
好的石眼,灵秀清润,如雕砚者运用得当,无疑会让砚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 众多端砚石品中,因有一形态酷似兽禽之眼者,业界称之为“石眼”。其实,石眼并非端砚独有,如四川的苴却砚、河南的方城石均有石眼,国内的其他很多砚种也...
关键词:端砚 画龙点睛 多样性 观赏性 
金线并非端砚老坑身份证
《中国收藏》2012年第12期136-138,共3页赵粤茹 
端砚老坑以其优越的发墨性及观赏性历来被公认为砚石之首,其在如今的收藏价值自然也遥遥领先于其他端砚坑口的砚石,更是远胜于其他砚种的砚石。正因如此珍贵,所以对端砚老坑如何认定与鉴别历来是砚台收藏爱好者的胸中块垒。
关键词:端砚 身份证 收藏爱好者 收藏价值 观赏性 
斧柯东貌似端砚名坑
《中国收藏》2012年第6期124-127,共4页王正光 
作为诸砚之首的端砚,其收藏价值是建立在材料价值之上的。所以,在如今纷繁复杂的收藏理念中,建立健全、正确的材料价值观,不仅是关乎端砚收藏发展而且是影响端砚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
关键词:端砚 收藏价值 价值观 材料 
紫玉寻珍
《中国收藏》2012年第2期138-143,共6页王正光 
端砚的开采与制作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为我国诸砚之首。其之所以位列诸砚之首,除了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厚重的文化以外,根本在于端砚的舰料为诸砚之首,历来有“紫玉”、“紫云”的美誉。因此,端砚材料的好坏也就成了决定...
关键词:端砚 收藏品 产品介绍 艺术价值 
偶得大师端砚
《中国收藏》2007年第11期157-157,共1页宋茂盛 
那是2003年秋天的一个假日,我同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匆匆向济南的一处文化市场走去。刚进市场西大门,一位30多岁的壮汉上前来问:
关键词:端砚 文化市场 齐白石 收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