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沟桥事变

作品数:238被引量:11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高言弘李国宁刘庆楚何明栋龙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重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省档案馆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武汉文史资料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抗战中坚贞不屈的艾枫林
《武汉文史资料》2000年第10期17-18,共2页徐忠影 
关键词:党组织 维持会 地下党员 新四军第五师 艰巨的任务 抗日根据地 宪兵司令部 敌人 芦沟桥事变 汉奸 
关心战事
《武汉文史资料》1998年第4期75-78,共4页
自从1937年7月7日爆发了“芦沟桥事变”,日寇大举侵犯华北,中国军队奋力反抗.一时间.全国群情激愤,掀起了抗日高潮.但是,由于蒋介石“不抵抗”密令的传达,华北很快陷落入日寇的铁蹄之下,中原和江南一带也岌岌可危,人心惶惶.
关键词:蒋介石 心战 芦沟桥事变 共产党员 中央政府 “南京大屠杀” 中国军队 国民政府 武汉 华北 
以全力保卫大武汉——为民国二十七年抗战周年纪念作
《武汉文史资料》1998年第3期1-3,共3页陈诚 
中华民族斗争史上最光荣的日子,是抗战建国发创的双七纪念节.从去年芦沟桥事变爆发之后,经过整整一年的苦斗血战,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是得到了空前的发扬光大,从世界上一切爱护和平正义的人民,博得无限的同情与赞美.当今天纪念这伟大节...
关键词:周年纪念 十七年 武汉 芦沟桥事变 纪念节 敌人 抗战建国纲领 经验教训 民族斗争 中华民族复兴 
武汉的民众动员和组织
《武汉文史资料》1998年第3期7-9,共3页董必武 
武汉的重要性,无论从政治上、经济上或军事上来看,都是很显然的.关于这点不需要我在这里多说,有好多论文中都已指出来了.敌将松井在攻下南京后即大言不惭地说要抢夺武汉.日本帝国主义在其吞灭整个中国的计划中,把夺取武汉看作是一个坚...
关键词:武汉 抗敌后援会 日本帝国主义 芦沟桥事变 准备步骤 重要性 宣传周 计划中 武汉文化 政府领导 
武汉抗战初期的点滴回忆
《武汉文史资料》1997年第1期13-17,共5页沈清尘 
1937年7月7日,北平芦沟桥事变起,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称:“如果战端一开,则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一改昔之秀曲求全之态.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抗日军兴.国民政府下达国家总动员令,建立战时体制,将全国划...
关键词:抗战初期 黄埔军校 军校政治课 政治部 日本问题 国民政府 政治训练 八路军办事处 芦沟桥事变 武汉 
蔡甸地区抗日热潮亲历记
《武汉文史资料》1995年第3期42-45,共4页萧永恒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全民抗日怒涛汹涌澎湃.笔者当时就读于武昌中华大学,正值暑假,与同学们结伴回乡,动员所有回乡的大、中学校同学,立下请缨杀敌的志愿,怀抱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在蔡甸地区的城乡广泛开展救亡图存的抗日宣传...
关键词:抗日宣传 军事训练 宣传活动 群众大会 宣传队 芦沟桥事变 青年学生 日本鬼子 爱国热情 中华大学 
蔡继伦被处决经过
《武汉文史资料》1995年第3期173-175,共3页汪正本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引起了我国的全民抗战.当时的国民政府,成立了抗日统帅部.以军事委员会为统帅大本营,内设八大部,其中国民党中央党部改为第六部,以陈立夫为部长.省一级党部撤销,各行政区设第六部指导专员办公处,指导各县的党务...
关键词:西北军 冯玉祥 何其巩 国民政府 湖北省 军需主任 芦沟桥事变 抗日战争 宜昌地区 军事委员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