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陆碰撞

作品数:50被引量:1158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赵文津高锐肖序常李秋生滕吉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江西地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质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矿床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浅谈陆-陆碰撞环境下西藏“三龙”式斑岩型铜矿床的形成
《矿物学报》2015年第S1期179-,共1页袁航 钟康惠 
国家973子项目(批准号:2011CB403103);地调项目(批准号:12120113095300)
前人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斑岩型铜矿床的类型和分布,明显受构造环境的控制。新生代环太平洋斑岩铜矿带的形成,显示了斑岩型铜矿床对构造环境的选择性敏感而强烈。青藏高原以其强烈的印-亚陆-陆碰撞、隆升吸引着全球地学界关注。西藏地区...
关键词:斑岩型铜矿 构造环境 斑岩铜矿 隆升 被动陆缘 环太平洋 造山带 晚三叠世 碰撞作用 古近纪 
初论陆-陆碰撞与成矿作用——以青藏高原造山带为例被引量:124
《矿床地质》2003年第4期319-333,共15页侯增谦 吕庆田 王安建 李晓波 王宗起 王二七 
国家基础研究规划 973项目"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带成矿作用"(编号 :2 0 0 2CB412 60 0 )资助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以其成矿规模大、形成时代新、矿床类型多、保存条件好诸特征而被誉为研究大陆成矿作用的天然实验室。文章基于青藏高原已有的矿产勘查与研究成果 ,概述了大陆碰撞过程中的主要成矿作用及其成矿带的时空分布 ,初步分...
关键词:陆-陆碰撞 成矿作用 青藏高原造山带 地质学 矿床类型 
文登南部陆-陆碰撞与流体成矿被引量:13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8年第2期187-194,共8页鲁安怀 吕古贤 王文正 赖勇 
本文通过对胶南文荣碰撞带东段,即文登南部陆陆碰撞带地质特征研究,探讨了Ag→Au,Ag→Au→Au,Pb,Zn→Au,Cu这一明显的矿化分带性与碰撞机制的关系,详细研究了碰撞带中石英包裹体特征,尤其是深入研究了石英包...
关键词:陆-陆碰撞 流体成矿 矿化 矿床成因 
林波波带研究的一些进展被引量:4
《国外前寒武纪地质》1996年第1期47-52,共6页吴素珍 
该文介绍近年对林波波带研究的一些进展.有的地质工作者认为.林波波带是卡普瓦尔克拉通与津巴布韦克拉通的碰撞产物,以此证明现代型式的陆—陆碰撞在晚太古宙期间就已发生了.
关键词:林波波带 金矿床 陆-陆碰撞 津巴布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