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系

作品数:81被引量:1058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张会平陈文张之立张岳桥张松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震地质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发震构造与同震地表破裂特征被引量:5
《地震地质》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石峰 梁明剑 罗全星 乔俊香 张达 王鑫 易文星 张佳伟 张迎峰 张会平 李涛 李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2502);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LED2021A02)共同资助。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震中位于(28.50°N,87.45°E)。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等结果,确定此次地震为正断型地震,发震构造为申扎-定结裂谷断裂系南段的登么...
关键词:定日M_(S)6.8地震 同震地表破裂 发震构造 申扎-定结裂谷断裂系 登么错断裂 
西藏中北部改则幅(I45)全新世断层典型遥感影像
《地震地质》2023年第1期92-110,共19页白其乐格尔 沈军 肖淳 戴训也 
第1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项目(地震灾害)全国1︰100万地震构造图编制(西藏区域)分项资助。
西藏地区地壳活动强烈,活动断层发育,存在很大的地震灾害风险,因此查清活动断层的分布是一项重要工作。遥感解译是查明活动断层最有效的手段,其核心技术是正确把握活动断层的典型遥感影像特征。文中结合1︰100万全国地震构造图(西藏区)...
关键词:西藏地区 全新世断层 典型遥感影像 羌塘地块 “V”字形共轭断裂系 
北阿尔金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构造特征被引量:3
《地震地质》2022年第2期297-312,共16页叶雨晖 吴磊 王依平 楼谦谦 陈力琦 高石宝 林秀斌 程晓敢 陈汉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2218,41772203)资助。
位于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之间的北阿尔金断裂是青藏高原向N扩展的重要边界条件,目前对其新生代以来的运动学特征还存在较大争议。文中利用DEM数据提取了穿过北阿尔金断裂的18条河流及相关汇水盆地的地貌信息,分析了河流平、纵剖面的形...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系 水系特征 地貌分析 走向变化 运动学转变 
基于ALOS-PALSAR DEM的山体阴影图识别断裂线性——以西秦岭地区为例被引量:1
《地震地质》2022年第1期130-149,共20页张波 王爱国 田勤俭 葛伟鹏 贾伟 姚赟胜 袁道阳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9045Y);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21IESLZ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3206);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20JR10RA504)共同资助。
在传统的断裂解译工作中,人们更重视高分辨率的光学影像和DEM,而对中分辨率DEM的重视程度较低。文中基于分辨率为12.5m的ALOS-PALSAR DEM和断裂线性解译标志,对断裂几何学研究薄弱的西秦岭“V”形断裂系进行了目视解译。所得结果包括:1...
关键词:ALOS-PALSAR DEM 西秦岭“V”形断裂系 断裂线性 断裂解译 
东昆仑断裂带东端和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探测被引量:10
《地震地质》2020年第1期182-197,共16页孙翔宇 詹艳 赵凌强 陈小斌 李陈侠 孙建宝 韩静 崔腾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4057);中国地震局九寨沟地震科考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30811)共同资助.
东昆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一条近EW走向的巨型断裂,其东南尾端发生分叉形成了复杂的马尾状断裂系统,2017年在该区域发生了九寨沟M_S7.0地震。文中对跨过东昆仑断裂带东端和九寨沟地震区的3条剖面上的大地电磁探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
关键词:孕震环境 2017年九寨沟M_S7.0地震 大地电磁三维成像 昆仑-秦岭断裂系 
武威盆地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地表形迹与活动速率被引量:14
《地震地质》2017年第2期408-422,共15页艾晟 张波 樊春 王洋 
国家公益性重大专项“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察:南北地震带北段”(201408023)资助
武威盆地南缘断裂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是祁连山北缘逆断裂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1927年古浪8级地震的发震断裂之一。基于遥感影像解译、野外地质观测和14C年代学数据等方法对武威盆地南缘断裂进行了详细的几何学调查和运动学定量。依据平面...
关键词:活动构造 武威盆地南缘断裂 祁连山北缘逆断裂系 古浪地震 
东天山东段碱泉子-巴里坤断裂系晚第四纪左旋走滑的地质证据被引量:1
《地震地质》2016年第3期617-630,共14页吴富峣 冉勇康 李安 徐良鑫 曹筠 
财政部项目“中国重点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1521044025)资助
东天山至阿尔泰一带吸收了约10mm/a的地壳缩短量,占印度-欧亚大陆缩短量(约40mm/a)的^(1/4),其中一部分变形量在阿尔泰一带通过断裂的右旋走滑和块体的逆时针旋转的联合作用吸收,但东天山一带的地壳变形吸收和调节方式目前仍然存在争议...
关键词:东天山 走滑断裂系 区域主应力 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挤压造山带中的伸展构造及其成因——以滇中地区晚新生代构造为例被引量:18
《地震地质》2005年第2期188-199,共12页王刚 王二七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6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2SW119)共同资助。
在印度和欧亚大陆晚新生代SN向陆内汇聚作用下,川滇地块沿鲜水河-小江左行走滑断裂和红河-哀牢山右行走滑断裂发生SE向逃逸和顺时针旋转,这必然造成其南缘的滇中、楚雄等地区地壳发生挤压缩短和隆升。然而,在滇中高原,SN向的小江断裂系...
关键词:伸展构造 新生代构造 挤压造山带 滇中地区 成因 晚新生代 滇中高原 应力分布状态 走滑断裂 顺时针旋转 欧亚大陆 川滇地块 拉分盆地 变形机制 地质现象 力学分析 地貌特征 小江断裂 哀牢山 鲜水河 断裂系 第四纪 SN 地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