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燃烧过程

作品数:145被引量:936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郑楚光岑可法张军营徐明厚刘建忠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煤燃烧过程中铍的迁移转化特性研究被引量:3
《燃料化学学报》2016年第6期648-653,共6页黄津明 张军营 田冲 张世博 赵永椿 郑楚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607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2014CB238904)资助~~
通过热力学平衡模拟计算煤燃烧过程中铍的形态转化,采用高温真空管式炉进行含铍化合物与矿物的固固反应实验,以及富铍煤中加入添加剂的燃烧实验,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荧光探针(XRF)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揭示煤燃烧...
关键词: 煤燃烧 迁移转化 抑制作用 
煤燃烧过程中矿物质气化与亚微米颗粒物形成的研究被引量:6
《动力工程》2007年第2期292-296,共5页高翔鹏 徐明厚 姚洪 隋建才 刘小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资助(2002CB2116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25621)
应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煤中矿物质的气化,同时通过沉降炉试验台架研究了燃煤过程中亚微米颗粒的形成和排放特性,并对亚微米颗粒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矿物质的气化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1400℃时,各个元素的气化能力由大...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 煤燃烧 矿物质气化 亚微米颗粒物 
煤燃烧过程中碳、氧官能团演化行为被引量:24
《化工学报》2006年第9期2180-2184,共5页向军 胡松 孙路石 徐明厚 李培生 苏胜 孙学信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4CB217704-4;2006CB200304-03).~~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系统研究燃烧过程中准格尔褐煤及其煤焦颗粒表面中碳、氧的存在形态及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准格尔褐煤颗粒表面含碳官能团中石墨化碳含量非常低,但同时具有一定含量的双键碳;含氧官能团中无机氧含量较低,有...
关键词:煤焦 燃烧 XPS 碳氧官能团 
煤燃烧过程中有机钙固氟效果研究被引量:2
《环境科学》2006年第8期1512-1515,共4页刘静 刘建忠 周俊虎 肖海平 岑可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87603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G199902221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533)
选择醋酸钙镁、醋酸钙2种有机钙为固氟剂,在固定床管式炉上对它们的固氟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分析了粒径、温度、钙硫比等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通过与传统固氟剂碳酸钙的固氟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这2种有机钙具有良好...
关键词:有机钙 醋酸钙 醋酸钙镁 固氟 煤燃烧 
煤燃烧过程中硫析出影响因素的正交实验研究被引量:4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期321-324,共4页周诗建 齐庆杰 郝宇 孙清威 吴宪 
国家"973"计划基金资助项目(G199902220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76032);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42174)
采用管式炉正交实验研究了煤燃烧过程中硫析出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煤燃烧过程中,气态硫化物的生成不仅与燃烧条件有关,而且与煤质特性和煤中硫的赋存形态有关。在确定的燃烧条件下,煤在炉内停留时间的影响最大,燃烧...
关键词:煤燃烧 硫析出 影响因素 燃烧条件 正交实验 
煤燃烧过程中一次破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第3期519-522,共4页黄建辉 徐明厚 于敦喜 李庚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No.2002CB2116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0325621)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煤燃烧过程中的一次破碎过程,同时考虑热应力和内部压力积聚的作用,建立了简化的一次破碎模型,通过此模型分析了煤颗粒的粒径、炉膛温度、炉膛对煤颗粒的传热系数、煤颗粒的热扩散系数、煤颗粒脱挥发分的化学动力学...
关键词:煤燃烧 颗粒物 一次破碎 
煤燃烧过程中有害痕量元素形态分布的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被引量:11
《燃料化学学报》2005年第1期28-32,共5页孟韵 张军营 钟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207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211602)。~~
采用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方法,应用真实煤质数据预测了煤燃烧过程中国内六种具有代表性的煤种有害易挥发性痕量元素As和Se的化学形态分布。计算中考虑了痕量元素和卤素(如氯元素)的相互作用,也考虑了痕量元素与主量矿物元素之间的相互作...
关键词: 燃烧 痕量元素 热力学平衡分析 
煤燃烧过程中的热应力破碎的研究被引量:12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5期78-80,共3页黄建辉 徐明厚 于敦喜 俞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 2 0 0 2CB2 1 1 60 2 )
从理论上分析了煤燃烧过程中热应力破碎的特性 .结果表明煤颗粒的抗压强度越小、煤的热传导系数越小、颗粒越大、炉膛内的温度越高、烟气对颗粒的传热性能越好 ,煤颗粒越容易或越早破碎 .对于小颗粒的情况 ,尽管颗粒内部的温度梯度很小 ...
关键词:煤燃烧 颗粒物 热应力 破碎 
煤燃烧过程中痕量元素As、Cd、Cr释放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20
《热能动力工程》2004年第5期478-482,共5页许绿丝 程俊峰 曾汉才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基金资助项目(G19990222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76017)
主要研究以As、Cd、Cr为代表的痕量重金属在煤加热过程中的释放机理,因其挥发性将直接影响其对大气的排放量。试验表明,痕量元素的释放不仅与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而且与元素在煤中的浓度和赋予的形态及燃烧工况等因素有关。As主要...
关键词:痕节元素 释放 AS CD CR 
煤燃烧过程中吡啶型氮迁徙规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51-253,257,共4页谭厚章 廖晓伟 徐通模 赵科 惠世恩 车得福 
国家"九七三"重点基础研究规划资助项目 (G1 9990 2 2 2 1 0 )
为了解煤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机理,选用纯净杂环化合物吡啶作为煤中氮元素有机形态的模型化合物,对其热解及氧化规律进行实验研究.红外光谱仪分析结果表明:吡啶杂环在750℃时开始裂解;在850℃时腈类物质生成量最大;高温下含氮产物几乎...
关键词:吡啶 热解 氧化 NOx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