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舍维奇

作品数:390被引量:3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冬梅高放秦晖赵海峰宋健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瞭望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博弈下无奈的选择
《瞭望》2011年第23期44-44,共1页江涛 
近日,被前南斯拉夫战犯法庭通缉16年的原波黑塞族军队总司令姆拉迪奇在塞尔维亚被捕,并很快引渡到了海牙国际法庭。这样,曾经纵横巴尔干半岛的前南塞族“三奇”——米洛舍维奇、卡拉季奇和姆拉迪奇,悉数落入“法网”。与其他“二奇...
关键词:海牙国际法庭 无奈 博弈 西方国家 英雄人物 前南斯拉夫 米洛舍维奇 巴尔干半岛 
国际(2006年3月11日-3月17日)
《瞭望》2006年第12期7-7,共1页
米洛舍维奇死于海牙监狱。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11日宣布,正在受审的原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当天在荷兰海牙附近的联合国监狱里死亡,终年64岁。该法庭12日声明宣布,初步尸检结果显示,米氏死于心肌梗塞。14日,该法庭宣...
关键词:国际刑事法庭 米洛舍维奇 前南斯拉夫 心肌梗塞 审理工作 联合国 南联盟 监狱 海牙 死亡 
时事聚焦
《瞭望》2004年第28期4-5,共2页
中国(7月3日-7月9日) 全国1.5万干部学历学位有假。4日,中组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干部学历、学位检查清理工作的报告》指出,各地、各部门对全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县处级以上干部和中管企业领导人员共67万多人的学历、学位重新进行...
关键词:中国 干部学历 农村 财政体制 经济增长率 “三农”问题 中小企业 俄罗斯 共产党 伊朗 米洛舍维奇 伊拉克 国际安全 
风雨飘摇马其顿
《瞭望》2001年第35期57-58,共2页董龙江 
北约8月22日中午宣布,由3000多名官兵组成的北约后续部队将在48小时内进驻马其顿,全面实施代号为“收获”的收缴马其顿阿族非法武装武器行动。进驻完毕后,北约部队将用大约10天时间展开部署行动,然后在30天内收缴马其顿非法阿族武装分...
关键词:西方国家 阿族 科索沃 维和部队 巴尔干“火药桶” 极端分子 武器装备 负起自己的责任 米洛舍维奇 南联盟 
援助是假 行霸是真
《瞭望》2001年第33期59-59,共1页陈宣圣 
在引渡米洛舍维奇问题上,美国曾许诺,如果能在6月29日之前向海牙国际战争罪行法庭交出米洛舍维奇,南将可换得大约10亿美元的援助。米洛舍维奇被引渡了,6月29日,对南联盟援助国际筹款大会也开了。
关键词:米洛舍维奇 战争罪行 南联盟 西方国家 南斯拉夫 联合国宪章 塞尔维亚 科索沃战争 欧洲战略 北约东扩 
强权的矫情
《瞭望》2001年第32期58-58,共1页温宪 
近20年前,笔者曾在荷兰海牙踏访过国际法庭。依稀的记忆是,国际法庭设在一座并不高大的褚红色建筑物内,尽管如此,这并不妨碍国际法庭在我当时心境中的高大与庄严。20载光阴几近一瞬,当年感受到的那份高大与庄严竟也被剥蚀和扭曲得变了味...
关键词:全球战略 强权 战争罪 米洛舍维奇 法庭 布什总统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科索沃战争 建筑物内 南联盟 
一周国际时事回顾(7月3日-9日)
《瞭望》2001年第29期64-64,共1页
●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航空公司”所属的一架图-154客机于莫斯科时间7月3日21时10分在伊尔库茨克市附近坠毁,136名乘客和9名机组成员全部遇难,其中有12名中国乘客。 ●7月3日,南斯拉夫前总统米洛舍维奇在荷兰海牙联合国审判...
关键词:国际时事 停火协议 米洛舍维奇 “石油换食品”计划 联合国安理会 安全危机 前南斯拉夫 伊拉克 机构选择 俄罗斯 
米洛舍维奇身陷海牙
《瞭望》2001年第28期56-56,共1页张铁钢 
当今世界,还没听说有哪一 个国家的总统,无论在台 上还是在台下,因内政问题而被送到国外审判。米洛舍维奇被“引渡”到海牙国际法庭,无疑在当代国际关系史上开了一个先例。 人既送来了,设在海牙的前南战犯法庭倒也不客气,于7月3日便开...
关键词:米洛舍维奇 塞尔维亚 南联盟 宪法法院 科索沃 国际关系史 执行法官 巴尔干 暂缓执行 内政问题 
一周国际时事回顾(6月19日-25日)
《瞭望》2001年第27期63-63,共1页
●巴基斯坦首席执行官佩尔韦兹·穆沙拉夫上将6月20日宣誓就任巴基斯坦总统。 ●保加利亚中央选举委员会6月20日宣布,保前国王领导的政党“西美昂二世国民运动”将在新一届(39届)国民议会总共240个议席中占有半数席位,离“绝对多数”只...
关键词:国际时事 巴基斯坦 南联盟 劳工赔偿 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选举委员会 米洛舍维奇 国民运动 美国国防部 外交和安全政策 
布什已尝碰壁滋味
《瞭望》2001年第24期62-62,共1页施鲁佳 
最近,美国布什政府的日子有点不太好过。从5月初以来,华盛顿当局在国外和国内接连遭遇了两次“政治地震”:先是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和国际麻醉品管理局的改选中,有关国家采取行动,使美国失去了占据多年的席位,从外部给了布什政府重重的一...
关键词:布什政府 麻醉品管理 民主党和共和党 保守主义 人权委员会 联合国 《纽约时报》 《反弹道导弹条约》 “聪明制裁” 米洛舍维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