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杂居

作品数:305被引量:29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钱素华闵卫国田钒平王希辉朱秦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民族论坛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关系与权力:贵州中南部苗、汉村干部权力运用方式探究
《民族论坛》2015年第4期55-57,共3页马巨龙 
贵州大学文科重大科研项目"贵州的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GDZT2012005)成果之一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正在发生改变。B镇是一个苗族、汉族和布依族杂居地区,汉族和苗族村干部在掌握资源和处理问题的主动权方面都在利用各自的方法和网络来稳固自己的地位,在这过程...
关键词:村干部权力 民族杂居 权力网络 关系网络 
大圩镇:“三联四共”打造边界民族团结典范
《民族论坛》2013年第9期68-68,共1页
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地处南岭北麓,潇水上游,位于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全镇3.2万人,60%以上是瑶族。边界线长10余公里,共有6个行政村直接与广西相邻,是瑶、壮、汉等12个民族杂居的边贸重镇。多年来,大圩与相邻的广西各乡...
关键词:民族团结 边界线 江华瑶族自治县 民族杂居 边界地区 结合部 行政村 广西 
大圩:弘扬民族文化 立足“特”字做文章
《民族论坛》2011年第6X期64-64,共1页
大圩镇地处湘桂两省结合部,总面积137.77平方公里,辖3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3.2万余人,边界线长10余公里,是瑶壮汉等12个民族杂居的边贸重镇。大圩文化教育积淀深厚,近年来,大圩镇不断加大对民族文化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软件。
关键词:大圩镇 民族杂居 文化生活 民俗文化村 文化艺术节 物质文化遗产 瑶族文化 宝镜 民俗旅游 名人文化 
古老的仡佬族婚俗
《民族论坛》2011年第2期44-44,共1页阿紫 
仡佬族是贵州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木地人"即土著居民。古代为白越的"俚""蜒"部落中的一支,魏普后称僚人,宋代朱铺的《溪蛮丛笑》中称为"仡佬",到了明代基本就定下来了,田汝成的《行边纪闻》中明确地说:"仡佬"一曰"...
关键词:仡佬族 婚俗 《溪蛮丛笑》 少数民族 土著居民 民族杂居 大发展 部落 
黔东南土家族丧葬习俗
《民族论坛》1989年第1期89-90,共2页张贵元 
在历史发展的漫长岁月中,黔东南土家族长期与苗、侗、汉等民族杂居在一起,其丧葬习俗不断与这些民族互相渗透、融合,逐渐形成了既有本民族特色又带有明显的融合性的风俗习惯。黔东南土家族古代有石板葬、崖洞二次葬、悬棺葬等丧葬习俗...
关键词:丧葬习俗 土家族地区 二次葬 民族杂居 设灵堂 扶山 非自然死亡 寿被 红衣 路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