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档案

作品数:360被引量:27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赵彦昌伍媛媛王海欧徐杰李国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大学辽宁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王海欧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明清档案“数转模”项目的价值引领与管理提升研究
《档案与建设》2024年第1期96-100,共5页王海欧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将已数字化的电子文件档案通过“数转模”技术进行再次转换,生成以胶片为存储介质的缩微胶片档案。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保护传统纸质档案和数字化电子文件档案,还充分发挥缩微胶片作为存储介质在长期保存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数转模 明清档案 项目管理 
明清档案“数转模”项目实践探究
《中国档案》2023年第10期56-58,共3页王海欧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明清档案“数转模”项目的实施过程,实际上就是档案信息存储于不同介质的转换过程,其操作实践主要是在档案信息资源从纸质载体转换到数字化存储介质的基础上,再将数字化存储方式转换为以胶片为...
关键词:明清档案 档案信息资源 纸质载体 数字化存储 实践探究 项目管理 信息存储 存储方式 
明清档案“数转模”项目质量风险及对策被引量:1
《档案与建设》2018年第7期79-81,78,共4页王海欧 
时下明清档案的"数转模"项目,实际上是在传统纸质档案经扫描后制成电子档案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数字存档机等相关专业技术设备将数字影像输出打印到缩微胶片上,制作出内容信息完全等同于传统纸质档案但存储介质却截然不同的作为备...
关键词:明清档案 质量风险 转模 技术设备 纸质档案 缩微胶片 组织管理 电子档案 
明清档案“数转模”项目质量管控的原则及方法
《北京档案》2018年第7期29-31,共3页王海欧 
明清档案"数转模"项目是档案信息载体从传统纸质转化为数字影像,再到模拟影像的二次转换过程。本文基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工作实践,阐述了明清档案"数转模"项目质量管控的基本内涵、运作原则、主要程序和工作方法,以期促进珍贵档案资...
关键词:数字档案 缩微胶片 质量管理 
明清档案“数转模”的技术分析与管理探究
《档案学研究》2018年第2期115-119,共5页王海欧 
"数转模"项目的实施过程,实际上就是传统纸质档案的异质备份过程,或者说是不同档案存储介质的转化过程。要有效实现明清档案数转模的工作目标,其中技术层面因素值得高度关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有纸质档案、缩微胶片档案、数字档...
关键词:数字档案 缩微胶片 异质备份 
明清档案“数转模”问题的审视与思考被引量:2
《中国档案》2017年第6期64-66,共3页王海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管理工作开始全方位进入数字化时代,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数字档案的长期保存问题。目前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存储介质的选定与存储介质之间的技术转换方面。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着力强调异质备份工作...
关键词:明清档案 转模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档案管理工作 存储介质 管理实践 数字化时代 
明清档案管理模式相关问题的探讨被引量:1
《山西档案》2016年第6期12-14,共3页王海欧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作为管理明清档案最权威的国家级档案机构,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先后利用缩微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现在的网络技术,对传统珍贵的纸质档案进行整理加工,在有效保护纸质档案的同时,不断提升档案的开发利用水平,顺应时势...
关键词:明清档案 管理模式 
数字化时代明清档案最佳存储介质的技术思考被引量:1
《档案时空》2016年第10期4-6,共3页王海欧 张萍 周玲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管理工作早已打破单一的纸质模式,并在数字化转换、网络管理、信息远距离传输等各种新技术手段的推动下,将传统的以纸质为介质的保护、整理、开发与利用模式全方位送人数字化时代。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 信息技术 存储介质 明清档案 档案管理工作 数字化转换 远距离传输 网络管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