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政策

作品数:115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郭秋光王员卢永嘉刘建飞李义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南昌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本刊推荐
《中外书摘》2022年第2期119-120,共2页
《苏联解体亲历记》[美]小杰克·F.马特洛克著张敏谦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21年11月版定价:158.00元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悄然降下,俄罗斯三色旗取而代之,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了。作者小杰克·F.马特洛克,美国前驻苏联大使...
关键词:里根政府 对苏政策 上海三联书店 戈尔巴乔夫 切尔诺贝利 东欧剧变 三色旗 苏联解体 
冷战时期美国是如何进行科技遏制的被引量:2
《世界知识》2019年第13期65-67,共3页朱启超 朱博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争夺全球霸权,美苏展开了长达40余年的冷战。为了赢得冷战,美国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严格的出口管制及高新技术转让限制政策,处心积虑挥舞科技遏制大棒,其在当时的所作所为对现今我们观察、研判美国对...
关键词:冷战时期 社会主义 高新技术 卡特政府 肯尼迪政府 对苏政策 杜鲁门政府 战略物资 出口管制 美苏关系 国防部 高技术转让 国防科学委员会 
里根政府对苏联的“经济战”:基于目标和过程的分析
《学术交流》2019年第5期188-189,共2页于欣 
付瑞红在《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9年第1期中撰文指出,当前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的政策逻辑与里根政府时期对苏政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相关性。美国在对华接触政策受到挑战之际对华发动“贸易战”;里根政府结束对苏缓和政策发动全...
关键词:里根政府 经济战 对苏政策 苏联 中亚研究 接触政策 竞争政策 贸易战 
掌控和平:艾森豪威尔政府对苏政策的调整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18年第1期192-205,共14页樊百玉 
1953年初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不久,斯大林逝世,人们对冷战走向持观望态度。美国新任政府在战略上继承了前任杜鲁门政府的对苏遏制政策,却一改其对苏政策中浓重的'战争叫嚣'气氛,谋求和平。这种战略调整以发动和平攻势的心理战为表现...
关键词:艾森豪威尔政府 遏制战略 美苏关系 和平 
大国战略竞争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世界知识》2018年第10期23-24,共2页沈志雄 
美国特朗普政府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提出,大国战略竞争将取代恐怖主义成为美国最主要的安全关切,将中国、俄罗斯列为其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并宣告世界重回大国竞争时代。为赢得大国战略竞争,美国战略学界及政府明确提出要仿照里根...
关键词:战略竞争对手 中国 国家安全战略 里根政府 恐怖主义 竞争时代 对苏政策 竞争战略 
论二战前希特勒对苏政策的形成与演变
《青春岁月》2017年第7期243-,共1页刘毅 
在二战时期,希特勒与苏两个不同的民族之间出现了战争,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表现就是希特勒对苏政治的一个侵,无论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政治的侵犯就是领土的侵犯,就是对一个民族的侮辱。本文将会主要针对希特勒对苏联的种族主...
关键词:二战 希特勒 苏联 政治内容 
苏芬战争与芬兰对苏政策演变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22-26,共5页王鹏辉 
芬兰和前苏联是邻国,双方有一千多公里的边界线。历史上,芬兰曾经被沙俄帝国统治,成为其公国;独立之后则处于比较矛盾的状态,虽然在意识形态上靠拢西方,但是由于自身的位置而又不得不采取与前苏联和平相处的政策。其后在20世纪二三十年...
关键词:苏芬战争 东方战线 和平中立政策 
德国斯特莱斯曼时期对苏政策研究
《卷宗》2015年第11期466-467,共2页余珮瑶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魏玛德国外长斯特菜斯曼冷静的分析了魏玛共和国所面临的内外形势,从德国的实际出发,凭借高超的外交技巧,纵横捭阖,执行了理智又务实的外交政策:他利用东西方的矛盾展开外交活动,坚持以“苏联牌”为争取德国大...
关键词:斯特莱斯曼 魏玛德国 对苏政策 
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难选择:国防与经济
《国际经济评论》2014年第3期168-169,共2页特德.盖伦.卡彭特 孔莹晖 
美国对华政策面临两难选择。美苏冷战时期,在国防问题上,美国相当容易地在安全问题上采取了强硬的对苏政策。苏联是美国最大的战略对手,因此决策者的首要目标是牵制苏联势力和影响力的扩大。虽然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会有不同的观点,但...
关键词:美国对华政策 两难选择 国防 经济 冷战时期 对苏政策 安全问题 军事部署 
中日外交谈判述略(1935~1936)被引量:1
《抗战史料研究》2012年第1期122-138,共17页萧李居 
一、前言中日两国在1932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开始陷入紧张关系,双方为改善逐渐紧绷的关系,在1935年至1936年期间进行多次谈判,其中最重要的是1936年9月至12月间,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张群与日本驻华大使川越茂进行一系列所谓"调整国交"谈判。...
关键词:广田三原则 五相会议 张群 中日关系 汪精卫 对华政策 两国关系 驻华大使 外务省 对苏政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