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教科书

作品数:23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杜红梅乔晖冯生尧罗慧芳姚冬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南京晓庄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福建教育学院学报》《中国电化教育》《教育科学研究》《当代教育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美高中母语教科书读写结合比较研究
《现代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11期29-33,共5页颉静 冯生尧 
甘肃省教育规划课题(GS[2023]GB1402);陇南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S·SZ-06);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2gszyjy-49)。
读写结合是我国当代语文教材编撰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提高写作实效的关键,而提高读写结合的实效就应该把落脚点放到对写作练习的反思上来。本文通过比较中美高中母语教科书写作练习读写结合发现,我国人教版写作练习读写结合编排方式较...
关键词:中美 高中 母语教科书 读写结合 
美国小学母语教科书编排设计特色及其启示——以Wonders和Journeys教科书为例
《课程教学研究》2023年第10期107-120,共14页姚刚 徐学福 梅培军 李华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小学语文教材文学文本国家认同意识研究”(20YJC880069)的研究成果
母语教科书作为母语课程与教学的物化样态,是母语教与学的具象媒介与重要依据。母语教科书的编排设计质量直接关涉课程目标的达成和教科书的整体品质。美国小学拥有相对系统且完善的母语教科书体系,其主流母语教科书编排设计的共性特色...
关键词:美国小学教育 母语教科书 教材建设 跨学科实践 
公民教育的本土自觉与中国立场——《中国公民教育的本土实践——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读后被引量:1
《生活教育》2022年第4期110-115,共6页张济洲 
公民是国家的产物,是民族国家的主体,与民族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培养国家合格成员的教育,公民教育是重要组成。社会主义新时代,更需要公民教育的本土自觉、中国立场和中国思考。《中国公民教育的本土实践——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
关键词:公民教育 母语教科书 百年历程 中国立场 
乌兹别克斯坦小学母语教科书编写特点对学生认知习惯的影响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1年第7期101-103,共3页王雪波 
文章以文本分析法对乌兹别克斯坦小学母语教科书进行分析,揭示其在知识呈现形式和编写体例上的特点,探讨教科书编写特点对养成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认知习惯所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对学习背景国别特点的分析,为对外汉语教学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乌兹别克斯坦 教科书 认知习惯 
美国信息技能与母语教科书整合的经验及其启示
《教学与管理》2020年第2期73-75,共3页姚冬琳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以学生为中心的中美小学母语教科书21世纪技能内容编制比较研究”(GD16CJY06)的研究成果.
美国《阅读街》教科书是信息技能与教科书整合的成功范例。文章从结构与内容两个方面总结了美国小学母语教科书与信息技能整合的经验,发现其教科书中的信息技能具有组织形式明确、有配套的在线学习资源、采用智力技能的心理学编排方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 信息技能 美国 《阅读街》教科书 
革命根据地的公民教育——基于抗战时期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11期1-4,I0002,共5页刘霞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公民教育的本土实践: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研究”(课题编号:17YJC880071,由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非常重视公民教育,并通过公民教育来支持抗战。根据地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编写、发行教科书。根据地教科书是学生的学习材料、教育的载体,更是真理和智慧的化身,是中国共产党用来抗战建国的重要武器。根据地...
关键词:抗战建国 公民教育 母语教科书 文本分析 
民国儿童观及其出场方式被引量:1
《教育观察》2019年第18期13-14,42,共3页刘霞 
江苏省教育厅2017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国儿童观研究”(2017SJB0424);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
民国时期,知识精英借助儿童的出场来进行整个社会的变革。他们抨击封建儿童观,试图借助新文化运动的力量激发整个社会对儿童的重新认识。一大批儿童文学作家、知识精英通过文学作品传达新儿童观,借助母语教科书这一重要载体宣传新儿童观...
关键词:民国 儿童观 母语教科书 出场方式 
中美高中母语教科书写作类型比较研究被引量:1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期84-88,共5页颉静 冯生尧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点教改项目(JXGG201804);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017B-64)
写作能力无疑是语文素养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选择我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部分与美国10年级普兰蒂斯·霍尔版《文学》教材,从写作文体这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美国写作类型和数量更加多样,更注重写作的实用性功能,更注重写...
关键词:高中 母语教科书 中国 美国 写作类型 
实现语言统一,促进民族交流——试论民国小学母语教科书的语言教育
《语文建设》2017年第1X期46-51,共6页朱季康 
南京亲近母语研究院"民国小学母语教育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
民国时期,为实现语言统一,促进民族交流,小学教育在以汉族官方语言(文言文、国文、国语)为主的同时,保留了方言与少数民族母语教育。这在当时的教科书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清末民初,小学语文教科书多以文言文为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后...
关键词:小学 出版 教育部 教育行政组织 国文教科书 权利主体 民族 
传统的变容:低年级母语教科书的形制问题
《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第11期84-94,共11页顾欣 沈章明 
2010年教育部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传统文化与教科书--亚洲国家传统文化教育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0YJA880120)的研究成果之一
低年级母语教科书的形制演变主要分为两个时期。简帛时期,木觚教科书易携带、便于识记、学程清晰。纸书时期,母语教科书呈现专题化、功利化特色,重视内容而忽略装帧质量。晚清民国引进现代教育理论和印制技术,母语教科书从内容到形制都...
关键词:传统文化 母语教育 教科书 装帧设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