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

作品数:1113被引量:15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许梦雪郑浩吴海肖李智伟汤开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点建设项目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京剧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韵呈新辉 杨门启新章——青年演员谈《杨门女将》学演心得
《中国京剧》2024年第9期40-46,共7页
姜美伊国家京剧院青年演员:作为国家京剧院青年团的一名青年演员,这次有机会能够在青春版《杨门女将》中担任穆桂英的扮演者,这于我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是非常有难度的挑战。《杨门女将》是国家京剧院的经典保留剧目,经过了...
关键词:穆桂英 《杨门女将》 老一辈艺术家 扮演者 薪火相传 青春版 保留剧目 千锤百炼 
京剧“转化”与“创新”谈
《中国京剧》2024年第2期26-29,共4页郭宇 
京剧艺术本质上是一种不断吸收创新、与时代并进的艺术。从“花雅之争”到“徽班进京”,从民国初年“谭叫天”的一鸣惊人(其时满街传唱“店主东”)到以梅兰芳为首的“四大名旦”的横空出世,再到建国十周年以来的一大批新编京剧经典,从...
关键词:四大名旦 花雅之争 《赵氏孤儿》 新编京剧 《三岔口》 《穆桂英挂帅》 梅兰芳 京剧艺术 
当代京剧舞台监督排演职能解析——以京剧《穆桂英挂帅》为例
《中国京剧》2023年第5期93-97,共5页李世嘉 
京剧舞台监督是伴随着京剧艺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因其工作主要在幕后,故而未能被观众熟知。但在京剧行业内,舞台监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有着严格的工作要求。京剧舞台监督最初被称为“大管事”“坐中先生”“抱本先生”等。“大管...
关键词:艺术的发展 京剧舞台 应急情况 《穆桂英挂帅》 舞台监督 舞台呈现 抱本 排练 
惜墨如金 简洁现代——道具设计体会
《中国京剧》2022年第9期37-37,共1页李继勇 
当接到京剧《五女拜寿》的道具设计任务时,我并没有急于开始工作,而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观看了原剧的舞台版视频及电影,又再次潜心研究了几部剧院成功移植改编的剧目,如《春草闯堂》《穆桂英挂帅》等等,从中汲取营养,进而确立设计方向,那...
关键词:道具设计 传统京剧 移植改编 《穆桂英挂帅》 《五女拜寿》 设计体会 汲取营养 情理之中 
白蛇深情 永驻我心——怀念恩师刘秀荣
《中国京剧》2021年第9期70-71,共2页李胜素 
刘秀荣先生,我亲爱的老师,您就这样离我们而去,如同白素贞一般步履轻盈。做了您35年的弟子,我至今不愿相信您已离去:这些天演出时,蓦然回首,您仿佛还在侧幕条看着我,面带笑意,温暖如昔;这些天排戏时,转身之间,您仿佛还在给我说戏,一招一...
关键词:刘秀荣 《白蛇传》 纪念文章 穆桂英 李胜素 呕心沥血 
论京剧《杨门女将》和《穆桂英挂帅》的剧情冲突
《中国京剧》2021年第5期78-79,共2页柳昕呈 
京剧《杨门女将》和京剧《穆桂英挂帅》都是新中国成立后排演的新编戏,二者的故事均为"杨门女将"题材,并且都表现了年近百岁的佘太君和老年穆桂英(按照古代的标准,穆桂英五十岁左右已经是标准的"老年")雄心仍在,依然出征抗敌的故事。乍...
关键词:穆桂英 人物设定 《穆桂英挂帅》 《杨门女将》 杨门女将 京剧 剧情冲突 排演 
程式的运用与人物意象创造——谈《杨门女将》“探谷”中穆桂英的意象创造
《中国京剧》2020年第11期54-57,共4页马帅 
一、"动身"亦"动心"王国维将戏曲的特点概括为"以歌舞演故事",京剧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表演上也是"无声不歌,无动不舞",唱、念、做、打的程式表演是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京剧的程式是表演艺术中最精美的艺术语汇,它规范、严谨、精致...
关键词:穆桂英 综合性艺术 意象创造 艺术语汇 《杨门女将》 表演艺术 京剧艺术 以歌舞演故事 
《战洪州》李晓玉饰穆桂英
《中国京剧》2020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王建慧(摄) 
梅兰芳的《穆桂英挂帅》和“移步不换形”说被引量:3
《中国京剧》2019年第10期6-11,共6页范梅强 
京剧《穆桂英挂帅》和"移步不换形"说,是梅兰芳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艺术财富。"移步不换形"说提出的时间是1949年11月初,10年后的1959年,梅先生排演了《穆桂英挂帅》,似乎印证了"移步不换形"说艺术创造理念的正确,及《穆桂英挂帅》艺术...
关键词:《穆桂英挂帅》 梅兰芳 艺术创造 1949年 1959年 创造理念 创造成果 驱动力 
百岁寿星刘琴心
《中国京剧》2019年第9期28-29,共2页翁舜和 
刘琴心1919年出生在江苏江阴,原姓陈,父亲是位小商人。因刘琴心聪明、漂亮,能歌善舞,她的父亲便找到沪上京剧名伶刘玉琴,让女儿拜在其名下学艺,取艺名刘琴心。经过几年的学习,刘琴心不到20岁,便出师,从此在各地搭班唱戏,她色艺双全,很...
关键词: 寿星 《穆桂英》 《十三妹》 刀马旦 代表作 父亲 京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