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盆地

作品数:18被引量:27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陈亦寒魏喜鲁宝亮王璞珺何丽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物理学报》《特种油气藏》《世界地质》《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海盆地地热地质条件和资源形成因素被引量:6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6期647-660,共14页谢玉洪 郑华安 梁玉凯 多吉 宋荣彩 王迎春 郑峰 陈海雯 
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2022-HZ-18);中海油海南分公司一般项目(CCL2022HNFN0259)。
南海是世界上第三大边缘海,也是中国最大的边缘海。复杂的构造应力和演化过程成就了该区域优质的地热背景条件。本文以南海海域大地热流、热储、流体地热数据为依据,基于南中国海的热历史、热状态以及流体地热特征认识基础上,分析研究莺...
关键词:南海 地热资源特征 地热资源地质条件 盆地地热系统 利用前景 
南海北部陆缘新生代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被引量:3
《地质学报》2022年第8期2683-2704,共22页曹楚奇 熊发挥 杨胜标 徐向珍 刘飞 牛晓露 冯光英 邱添 杨经绥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编号GML2019ZD0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92062215,42172069,41720104009);青藏高原第二次科学考察专项(编号2019QZKK0801);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编号J1901-28);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D20221817,DD20221630)联合资助的成果。
南海盆地及周缘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对揭示南海盆地的演化历史至关重要,然而这些玄武岩的成因还存在争议。本文研究了位于南海北部陆缘的海南岛临高县多文组玄武岩岩石地球化学和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其成因和构造背景。多文组玄武岩主...
关键词:南海盆地 新生代玄武岩 地幔潜在温度 海南地幔柱 
特约主编致读者
《地学前缘》2016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汤家富 
中国是以大陆为主的国家,广泛存在不同时代、不同方向、不同结构、不同性质的造山带,也有中新生代在陆壳基底上因裂解扩张形成的南海盆地。对这些地区进行深入研究,将为建立中国大陆构造理论提供地质基础和重要条件。
关键词:读者 主编 大陆构造 南海盆地 中新生代 地质基础 造山带 中国 
南海南、北陆缘中生代构造层序及其沉积环境被引量:10
《世界地质》2011年第4期567-572,共6页李伍志 王璞珺 吴景富 鲁宝亮 郎元强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5)
新生代海底扩张,使南海陆缘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礼乐地块与南海北缘在扩张之前构成了统一的活动陆缘。通过对南、北陆缘的钻井研究和井旁地震剖面解释,发现二者的中生界均具有4个地震层序及3个构造层。南北陆缘构造层序及物源分析表...
关键词:南海盆地 中生代 构造层序 沉积环境 
地震火山地层学及其在我国火山岩盆地中的应用被引量:53
《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第2期597-610,共14页王璞珺 张功成 蒙启安 鲁宝亮 朱德丰 孙晓猛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25);国家"973"项目(2009CB219303)联合资助;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2009年教育部基本科研业务经费("吉林大学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支持
火山地层,物源来自于地下,搬运和分散方式有岩浆流、碎屑流、空落堆积及它们的再搬运,是不同于所有沉积地层的"异化地层".与层序地层学研究沉积地层类似,火山地层学着重研究火山岩系的层序界面和内部充填样式,通过地震层序分析刻画成因...
关键词:异化地层 地震火山地层学 南海盆地 松辽盆地 向海倾斜反射(SDR) 
南海北部深水西区中中新世混合沉积模式及控制因素被引量:10
《海相油气地质》2010年第4期30-34,共5页杨涛涛 吕福亮 王彬 胡冰 贺晓苏 鲁银涛 
国家重大专项"西沙海域油气地质综合研究及有利勘探区"(批准号:2008ZX05025-004)资助
以新采集的地震资料为基础,对南海北部深水西区的混合沉积作了初步研究。混合沉积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平行—亚平行,振幅强—中,频率中等及连续性中等的反射特征。混合沉积分布在研究区地震资料覆盖范围的西北角,发育规模较大,最大长度达...
关键词:混合沉积 沉积分布 沉积模式 控制因素 新近纪 南海盆地 
南海盆地新近纪浮游有孔虫带、气候、生物生产力爆炸事件和沉降速度的转换时限被引量:6
《地质学报》2007年第3期285-294,共10页林景星 杨慧宁 姜仕军 王绍芳 张静 魏明瑞 许波 
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项目(编号960317)成果。
依据浮游有孔虫带的研究,南海北部浅海区LH-19-4-1井和南海北部陆坡区ODP1148站更新世的N22带,晚上新世的N21带和N20带,早上新世的N19-N18带,中新世的N17带至N4带,和晚渐新世的N3带(N3带=P22带)的地层相当,可以对比。如生物多...
关键词:南中国海 新近纪 浮游有孔虫带 气候 生物生产力爆炸事件 原生油气藏 沉降速度的转换时限 
南海盆地生物礁形成条件及发育趋势被引量:46
《特种油气藏》2006年第1期10-15,共6页魏喜 祝永军 尹继红 陈亦寒 刘东齐 
生物礁由生物生长堆积而成,其形成条件与造礁生物的生存环境相关,主要包括海水的温度、盐度和溶解氧的含量;海水深度、透光度和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季风、海流、热带气旋和太阳辐射。南海处于赤道以北的低纬度地区,具备生物礁形成的海水...
关键词:生物礁油气藏 生物礁形成条件 发育趋势 南海盆地 
利用南海岛屿作为天然钻井平台
《石油矿场机械》2005年第4期38-38,共1页吴月先 
南海盆地钻探难度大,利用海上小岛作为天然的钻井平台,可钻探预探井和大位移井。超前实践和对比、有利于尽快获得新发现。
关键词:钻井平台 天然 岛屿 南海盆地 大位移井 预探井 钻探 海上 
南海盆地中生代海相沉积地层分布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被引量:16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第4期456-461,468,共7页魏喜 邓晋福 陈亦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4048)
南海盆地中生代海相地层是古南海沉积产物,主要分布于南海北部陆架珠江口盆地东部,南海南部西北巴拉望、礼乐滩和南薇西-北康盆地及其附近,地层厚度在2 500~5 000 m,分布面积合计在125 000 km2以上.南北两地中生界被古老基底和新生代...
关键词:海相地层 勘探潜力 中生代 南海盆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