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

作品数:662被引量:33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春光郑伟史玉敏崔建州王兰兰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电视台暨南大学苏州大学广东茂德公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艺术百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一部求是的皮黄戏史──喜读于质彬《南北皮黄戏史述》
《艺术百家》1995年第4期108-111,共4页周育德 
一部求是的皮黄戏史──喜读于质彬《南北皮黄戏史述》周育德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兴京剧的紧锣密鼓声中,黄山书社推出了于质彬先生的大作《南北皮黄戏史述》。这是于质彬先生积多年之心血所完成的一部颇具规模的戏曲史专著。我怀着...
关键词:京剧 太平天国 里下河 史述 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 徽班进京 戏曲史 南派 江苏卷 
南派京剧巫文化丛考略
《艺术百家》1994年第1期67-71,共5页于质彬 
南派京剧巫文化丛考略于质彬[编者按]江苏的体文化源远流长。体的活动、体戏的演出至今仍很活跃;可供探讨研究的“资源”既有丰富的典籍,又有现成的“活化石”,可谓得天独厚。对于这个新学科的研究,我省虽然进展得缓慢了些,但有...
关键词:巫文化 目连戏 香火戏 南派 京剧 里下河地区 《西游记》 梁武帝 《扬州画舫录》 《封神》 
南派京剧纵横谈被引量:6
《艺术百家》1990年第3期41-46,共6页于质彬 
一 京剧舞台上“南”、“北”派的称谓,始见于近人徐珂于本世纪初编纂的《清稗类钞》。徐氏在这部文献的《戏剧门》中记云:“戏剧者有两大派,一南派,二北派。”此后,周剑云、张季直于二十年代,周信芳于三十年代。
关键词:京剧 南派 《清稗类钞》 二十年代 周信芳 戏剧 北派 纵横谈 舞台实践 文献 
读者·作者·编者
《艺术百家》1989年第4期122-123,共2页
最近,许多读者和作者给本刊来信,对我们的工作予以热情鼓励,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批评和建议。对此,我们深表感谢。为进一步密切读者、作者与编者之间的联系,增进交流,我们自这一期起特辟《读者·作者·编者》栏目,摘登部分来信内容...
关键词:京剧 南派 徐朔方 副主编 质量 编辑部 研究所 上海 学术 
高层次综合与南派京剧——关于振兴京剧的思考
《艺术百家》1989年第1期13-19,12,共8页吴绳武 
中国戏曲,特别是它的某些古老剧种,在进入新时期以来,以观众锐减为主要标志,较为普遍地遭遇到了厄难。出现这种局面,其中有着多种复杂的缘由。从客观上看,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文化生活结构发生的新变化。
关键词:京剧 中国戏曲 南派 高层次综合 生活结构 改革开放 剧种 观众 主要标志 表演艺术 
南派京剧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变因
《艺术百家》1989年第1期25-28,共4页韩希白 
近代中国,西风东渐,新旧激荡,经历着“开天辟地未有之奇变”。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封闭的壁垒终于打开了一道缺口。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出现,使人们站在一个新的基点上观察和思考问题。早期改良派开始摇旗呐喊,“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
关键词:京剧 南派 中国传统文化 西风东渐 生产关系 生产力 早期改良派 资本主义文化 二十世纪 资产阶级文化 
简论关羽戏“南派”开山祖王鸿寿
《艺术百家》1986年第1期120-126,共7页于质彬 
王鸿寿,艺名三麻子,由于他京、昆兼擅,文武皆能,高才博识,德高望重,伶界尊称三老板、三老爹。生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一八四八年(一说生于清道光三十年——公元一八五○年),卒于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年)。江苏省南通市人(一说安徽怀...
关键词:南派 江苏省 艺名 南通市 怀宁 表演艺术 公元 安徽 家庭 京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