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制

作品数:369被引量:35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阎照祥谢俊美肖光辉吴建铭李细珠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橘生淮北:民国初年中法内阁制实践的文化差异分析
《今古文创》2020年第34期94-96,共3页张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阈下‘例外状态’社会治理及其应用前景研究”(17XKS016)。
民国初年,各派政治势力围绕着政治体制展开了尖锐的斗争,争论的核心是采用责任内阁制还是总统制。宋教仁和国民党人主张学习法国,实行责任内阁制,遭到惨痛的失败。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打着总统制的幌子,行专制之实,何尝不是自欺欺人。与法...
关键词:责任内阁制 民国初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文化差异 
民国初年内阁制的出台经过被引量:1
《理论月刊》2019年第3期66-72,共7页许忠明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民初政党政治问题的再思考"(10BZZJ0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政治协商民主的内生机理研究"(13BZZ009)
民国初年的内阁制在本质上是革命党人为捍卫辛亥革命的成果而采取的一项斗争策略。它之所以能够产生,乃是各方面历史合力的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当家给人们提供了历史镜像。除却革命党人维护自身权益的努力之外,立宪派的作用也值得关...
关键词:民国初年 君主立宪 内阁制 总统制 争端 祸根 
试论台湾地区的政体形式及其走向
《台海研究》2015年第2期28-39,共12页王英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三十年台湾政治发展研究"(项目号为12BZZ0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台湾地区的政权组织形式几经过演变,已发展成为一种非常独特的政体。它虽然在外观上具有"双首长制"的某些特点,但实质上却已接近于"总统制",然而其仍与典型的"总统制"又有所不同。台湾现行政体形式仍处于尚未定型的演化状态之中,从各方...
关键词:台湾地区政体形式 “总统制” “内阁制” “双首长制” 
我国推行组阁制的障碍和对策分析被引量:1
《领导科学》2011年第9期12-14,共3页江永众 苗淼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不同体制下企业劳资关系比较研究"(10XSH0010);成都理工大学研究基金项目(2009YR10)阶段性成果
一、组阁制的起源与特征 组阁制也称为内阁制,它发端于英国,后来被欧美国家广泛推行。议会制国家的政府一般采用组阁制。1717年英国内阁制开始形成,内阁由行政首长主持会议和日常工作。
关键词:组阁 欧美国家 内阁制 日常工作 行政首长 议会制 英国 政府 
论蒋介石个人权威形成的制度因素(1931—1935)——从责任内阁制到集权政治被引量:3
《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1期112-118,共7页刘大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czs008)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进行了政制改革,实行了责任内阁制,限制国民政府主席的个人权力,加强党权。很快,因孙科政局危机,蒋介石重新上台,与汪精卫达成了权力分配,实行军政分立。1935年底汪精卫遇刺后,蒋兼任行政院长,蒋介石的个人权威确...
关键词:蒋介石 个人权威 责任内阁制 集权政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