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社会

作品数:1509被引量:108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高放付畅一吉彦波刘长林郁建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井田制的本质及其地主化被引量: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74-75,共2页施正康 
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土地制度。我认为要真正弄清井田制,应从其根源及原始性来探求它的本质、它的变化和变化后的形态。井田制作为无阶级社会末期的产物,必然带有所处社会的特点。这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1)和原始社会低下...
关键词:井田制 原始社会 中国古代 本质 土地制度 生产关系 相适应 地主 无阶级社会 春秋战国 
上层建筑仅仅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设施吗?被引量: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82-84,共3页刘芳 
在目前使用的几本主要的哲学教科书中,大都认为,社会的上层建筑是指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设施,而把被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某种组织、设施排除在外。即使偶有提及者,也只是把它作为上层建筑现象。这种对于社会上层建筑...
关键词:上层建筑 社会经济基础 统治阶级利益 被统治阶级 统治地位 相适应 阶级对立 马克思恩格斯 阶级社会 社会形态 
论知识和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而作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5期1-8,共8页夏征农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三十五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历经坎坷。人们既有过工作中的挫折和失误尤其是十年内乱给予的痛苦,更有着各条战线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带来的欢乐,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从党和国家所建立的勋业中...
关键词:社会发展 知识分子政策 轻视知识 科学知识 重要地位 指导思想 人类社会 阶级社会 重要性 人类文明 
列宁主义与“战时共产主义”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12-20,共9页姜义华 
在农民阶级占多数的那些国家,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或农业社会主义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影响。无产阶级政党一旦放松了对它的警惕,就要导致思想上、理论上的混乱,给革命事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损害。1918年春至1921年春苏联实行的所谓...
关键词:战时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 列宁主义 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 农业社会主义 农民阶级 无产阶级政党 无产阶级专政 直接过渡 
恢复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思想的本来面目被引量:4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47-53,共7页丁学良 
(一)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序言中说了一句名言:熟知非真知。“一般说来,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知的。”这句话用在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思想的理解上,是再恰当不过了。因为这个被人们谈论最多...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性 马克思主义 阶级性 自然属性 人与人关系 动物 阶级社会 资产阶级思想 资本主义私有制 
应当重视唯心主义认识论根源的研究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75-79,共5页余源培 吕会霖 
唯心主义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并与唯物主义竟长争高?又为什么能普遍流行,常常使人们陷入它的网罗之中?除了社会根源之外,更深刻的原因还在于人类的认识活动的本身。革命导师在批判唯心主义时,历来十分注意从认识论上加以分析,反对将唯...
关键词:唯心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 认识论根源 阶级社会 客观真理 片面性 历史条件 唯物主义 
从社会实践看“共同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2期108-111,共4页王振复 
“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美。各个阶级也有共同的美,‘口之于味,有同嗜焉’”。(转引自何其芳:《毛泽东之歌》,《人民文学》一九七七年第九期)毛泽东同志关于“共同美”的这一观点,一般被理解为在一定条件下,不同阶级的人,可能对同一审...
关键词:社会实践 阶级性 客观存在 美本身 本质力量对象化 实践关系 阶级社会 社会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关系 
论近代中国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被引量: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12-20,共9页姜义华 
在我国,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同其它与科学社会主义相对立的社会思潮和社会主义流派相比,有着更广泛的影响。表现在近代思想史上,它也显得更有理论,更有完备的形态。在近代的各个历史时期里,它都博得了更多追随者的喝采声。它在大半个...
关键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 近代中国 资本主义工商业 辛亥革命时期 三个时期 章太炎 中国人民 知识分子 社会思潮 小农经济 
略论道德的阶级性和继承性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27-32,共6页翁金墩 
关于道德的阶级性与继承性问题,我国学术界曾于一九六三和一九六四年开展过热烈的讨论。但遗憾的是,不知是什么缘故,这场讨论不久就揠旗息鼓了。那时的讨论,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的: 对“阶级的道德”的理解问题。有人认为,所谓...
关键词:统治阶级道德 阶级性 阶级社会 被统治阶级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道德观 恩格斯 基本规则 劳动人民 
谈谈无产阶级社会学的内容和方法被引量: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6期81-83,共3页袁缉辉 刘炳福 
究竟有没有无产阶级社会学?长期以来,许多人对这个问题持否定态度.一九五七年,在我国讨论社会学的对象和内容时,有些同志认为,无产阶级社会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此外无所谓无产阶级社会学;直到现在,也还有人持这样的看法.这些同志的主要...
关键词:社会学 社会问题 理论与实践 社会科学 社会现象 无产阶级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 现代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 家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