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地力

作品数:27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亚光俞荣根高培华樊国华胡家聪更多>>
相关机构:渤海大学西南政法学院河南省教育厅潍坊科技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法学》《世界知识》《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史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口气读完粮食储备前世今生(一)被引量:1
《中国粮食经济》2022年第1期66-68,共3页宋红旭 
积谷防饥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自战国时期李悝提出粮食储备理念后,两千多年来粮食储备实践从未间断,彰显中华优秀粮食传统文化的巨大生命力。公元前400年——李悝发明平籴法。战国时期魏文侯丞相李悝(公元前455-前395年),主张经济上实...
关键词:粮食储备 伤农 李悝 战国时期 尽地力 魏文侯 前世今生 平籴法 
“悝、克二人说”驳议——子夏弟子丛考之二
《寻根》2016年第3期16-19,共4页高培华 
由春秋至战国初期,新型士阶层崛起步伐显著加快。庶民得名师教诲,全凭个人学识和能力辅佐明主建功立业而位至诸侯卿相者,大致是从李悝开始的。中国古代的改革家能像李悝这样既大功告成又稳保身家性命的实属罕见。这无疑是得益于子夏和...
关键词:李悝 尽地力 子夏 战国初期 士阶层 魏国 魏武侯 苦陉 子丛 儒家文化 
轮作休耕来了,各层面需有效应对被引量:1
《种子科技》2016年第7期9-10,共2页
就像人需要睡眠、汽车需要保养一样,农田也需要休耕。否则,持续的"连轴转"会最终耗尽地力,而地力耗尽则意味着作物绝收,其后果不堪设想。中国南方很多地区一年四季不间断地耕作,导致土地的抗虫、抗病能力明显下降,应如何从技术层面来...
关键词:尽地力 耕地质量 土地污染 抗病能力 地下水漏斗 补贴政策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粮食产量 土地质量 
法家鼻祖李悝为变法探路
《文史月刊》2015年第10期44-45,共2页蓝景生 杨正武 石新鹏 
李悝,嬴姓,李氏,名悝,一作克,战国初期魏国人(今河南濮阳)。约生于周定王五十四年(前455年),卒于周安王七年(前395年),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在魏文侯时任丞相,主持变法。司马迁说:"魏用李悝尽地力,为强君。"班固...
关键词:李悝 吴起变法 周安王 后楚国 周定王 战国时期 魏国 河南濮阳 战国初期 尽地力 
人弃我取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2015年第6期46-47,共2页吴添汗 贺国光 
1.战国初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做相国,推行变法,政治上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于国家的人;经济上实施"尽地力"、鼓励农耕的政策,促进社会生产。2.李悝还实行"平籴(dí)法",即国家在丰年时以平价收购余粮,荒年...
关键词:人弃我取 李悝 尽地力 世卿世禄 白圭 人取我与 经济改革 社会生产 吕尚 名臣 
李悝小故事两则
《机构与行政》2015年第5期59-59,共1页
李悝荐相李悝为国君推荐宰相的故事一直为后人称许。一次,魏文侯对李悝说:"先生曾经教导我说:‘家贫就想得贤妻,国乱就想得贤相’。如今要安排宰相,不是魏成子就是翟璜,这两个人您看怎么样?"李悝回答说:"我听说,卑贱的人不替尊贵的人谋...
关键词:李悝 翟璜 魏成子 人弃我取 贤妻 尽地力 白圭 不得志 卜子夏 人取我与 
戴国芳谁来帮
《管理与财富》2008年第12期40-41,共2页钟勇 
"铁本事件"和民营钢铁大王戴国芳的结局,让中国的民营企业再次意识到自己成长的玻璃天花板。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说,民营企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甘当国有经济的附庸。一个企业若想实现超常规发展,不仅要掘尽地力,更要盛逢天时。
关键词:尽地力 玻璃天花板 万通集团 钢铁大王 常规发展 冯仑 国有经济 董事局主席 销售收入 东安镇 
论战国时期的防灾措施被引量:1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S1期78-85,共8页李亚光 
战国防灾措施及能力的飞跃体现在4方面:“尽地力之教”一类的防灾措施;“平籴法”之类的仓储备荒;开渠灌溉类的防灾工程;修堤造林类的防洪举措。该文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尽地力 平籴 开渠灌溉 修堤造林 
说“食”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4期28-28,共1页林劲松 
战国初年,为了“足食”,魏相李悝提出了“尽地力之教”和“平籴法”。“尽地力之教”尊重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农民“治田勤谨”,充分调动农民自身种田的积极性,以进一步发掘土地潜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其具体措施:规...
关键词:平籴法 朱元璋 尽地力 进口粮食 合理价格 农民 农业税 贸易 两浙地区 手工业和商业 
秦汉环境保护初探被引量:8
《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3-13,共11页
秦汉环境保护初探倪根金秦汉环境保护情况如何?史文零散,当今学者似少有关注。然而,秦汉环境保护却是构筑秦汉社会文明大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忽视。为此,本人不揣谫陋,愿就所见文献记载,并结合出土的考古资料,对这一时期的环...
关键词:秦都咸阳 考古工作 史记·河渠书 建筑遗址 汉墓 居延汉简 公孙弘传 贡禹 汉律 尽地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