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稻区

作品数:118被引量:17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孝羲唐杉李敏武际胡长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省广德县植保植检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福建农业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山夏秋种荷兰豆高产栽培技术
《福建农业》2013年第6期18-19,共2页吴文炜 
为提高中高海拨单季稻区的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2年我们利用荷兰豆喜冷凉、湿润气候的特点,在文亨镇福坑村(海拨760米)、富塘村(海拨550米)示范早中稻-荷兰豆种植模式32.6公顷。荷兰豆鲜荚平均亩产786.3公斤....
关键词:荷兰豆 高产栽培技术 秋种 高山 亩产值 生产效益 单季稻区 农民增收 
Ⅱ优 3301 作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福建农业》2013年第3期14-15,共2页邓先禄 
Ⅱ优3301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用自主选育的强优势恢复系闽恢3301与Ⅱ-32A配组育成的超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利用夏阳乡低海拔单季稻区水源土质好,一年种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稻田,挖掘增产潜力,种植再生稻,增加复种...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再生稻 水稻新品种 Ⅱ-32A 农业科学院 生物技术 单季稻区 增产潜力 
水稻白穗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被引量:1
《福建农业》2012年第6期16-17,共2页岳文菁 
在水稻穗期常会出现一些白穗,由此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这些白穗在田间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据2011年群众反映,在霞浦松城、松港等单季稻区田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白穗现象,少的田间发生量达10%,多的达30%。
关键词:白穗 水稻 原因 防治 单季稻区 田间 穗期 减产 
闽东山区单季中稻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
《福建农业》2009年第4期23-23,共1页刘毅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也是影响福安市城阳乡单季稻区的首要病害。在中稻秧苗期或分蘖期发生稻瘟病,往往造成成片稻苗枯死;抽穗期若穗颈瘟发生流行,则造成“白穗”或“半白穗”,秕谷率高.严重影响水稻生产。中稻发病...
关键词:综合防治技术 单季中稻 稻瘟病 东山区 水稻生产 单季稻区 水稻生育期 发生流行 
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183
《福建农业》2006年第7期15-15,共1页郭绪明 
关键词:新组合 杂交水稻 南平市农科所 种植表现 Ⅱ-32A 配组选育 单季稻区 栽培要点 杂交稻 产量高 
单季稻区薯——稻耕作制栽培技术
《福建农业》2006年第2期9-11,共3页宋景雪 陈嘉誉 
关键词:单季稻区 栽培技术 耕作制 土壤理化性质 种植项目 农民脱贫致富 经济效益 水旱轮作 马铃薯 复种指数 
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 ——谷优527
《福建农业》2005年第3期14-14,共1页郑荣和 
谷优527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谷丰A与蜀527配组育成的晚籼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尤溪县农业局2004年引进在管前镇村尾村作早中稻示范,平均亩产812公斤,表现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适...
关键词:超级杂交水稻 新组合 产量高 单季稻区 品种审定委员会 亩产 三系杂交水稻 农业局 尤溪县 福建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923
《福建农业》2005年第1期15-15,共1页郑荣和 
关键词:新组合 杂交水稻 产量高 单季稻区 品种审定委员会 育成 高产栽培 农业局 尤溪县 福建 
单季稻区应用不同复种模式的效益示范被引量:4
《福建农业》2002年第7期10-10,共1页叶宝旺 
我市位于闽东沿海丘陵山地,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长,冬季短,光热充足,无霜期长,季风明显,雨量集中。现有稻田总面积1.53万公顷,其中单季稻有1万公顷,占48%,海拔大都在300—500米之间。由于受地理条件的制约,山区耕作制度比较...
关键词:经济性状 产量结构 虫害防治 单季稻区 应用 复种模式 
高海拔山区冷烂田垄畦栽再生稻栽培技术
《福建农业》2001年第3期7-7,共1页王选庆 
在海拔600米以上高山区单季稻留桩发展再生稻,变一熟为两熟,是闽南山区充分利用光温资源、增加粮食产量的有效措施。我县高海拔单季稻区近5万亩,其中冷烂田占80%,冷烂田普遍存在冷、烂、毒、锈、土壤通气性不良等障碍因素和常年处于高...
关键词:冷烂田 垄畦栽培 再生稻栽培 高海拔山区 头季稻 稻桩 烤田 再生芽萌发 垄型 单季稻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