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互会

作品数:582被引量:5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卢志渊张俺元孔凡伟王文修李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外国经济与管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经互会国家的补偿合作
《外国经济与管理》1989年第8期12-14,共3页沈越 
补偿合作是60年代国际上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对外经济合作形式,是国与国之间扩大商品交换的重要手段。不过它无法取代一般的传统贸易,它只有在双方认为互相有利的条件下才被采用。这种合作形式的主要特点是把使用外国贷款同产品的生产、销...
关键词:经互会 补偿合作 国家 
浅析经互会国家小企业的类型、特点和经济作用
《外国经济与管理》1989年第2期38-40,共3页应世昌 
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在不同程度上的深化,经互会诸国普遍对加强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问题予以越来越大的重视,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小企业的社会经济作用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仅在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成份中,...
关键词:企业 经瓦会国家 类型 特点 
苏联东欧国家跨国公司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大幅度增加在生产领域的投资
《外国经济与管理》1988年第12期2-6,共5页叶刚 
一、增长和比重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学者在评述跨国公司产生、发展及其作用时,尤其重视它们在生产部门特别是在制造业的经营活动。西方有狭义的跨国公司定义,甚至只把那些在国外生产部门有直接投资的企业列入跨国公司。这不仅是因为制造...
关键词:生产企业 跨国公司 东欧国家 制造业 对外直接投资 生产领域 消费品 经互会 技术发展水平 新西兰 
经互会国家与西方国家的许可证贸易
《外国经济与管理》1988年第10期26-28,共3页朱洪仁 
加速科技进步,在各个生产领域中广泛运用先进科学和技术的研究成果,是经互会国家提高社会主义经营管理效益的一个主要方向。在当今世界科技革命不断深入的形势下,经互会国家认识到,要加速科技进步。
关键词:许可证协议 许可证贸易 匈牙利 生产领域 成员国 贸易公司 出口许可证 经互会 西方国家 竞争能力 
经互会国家合营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与特点初探
《外国经济与管理》1988年第6期9-12,共4页应世昌 
在经互会国家加强合作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的现阶段,参加这一国际分工的既包括各成员国,也包括它们的一些生产经济组织。前者是国际经济联系的基本主体,后者则为衍生主体。这些衍生主体又分为两类:一类为国民经济主体,又称国内主体...
关键词:合营企业 国际经济组织 基本主体 经济主体 所有制性质 成员国 共同所有制 国家 生产资料所有权 利润分配 
不同国家对外投资的特点
《外国经济与管理》1987年第4期47-47,共1页黎申 
目前,世界上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计划经济国家,都在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投资形式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但根据投资国的类别大致可分为欧美型、日本型、经互会国家型和发展中国家型。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 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投资 欧美型 发达国家 市场经济国家 投资形式 投资国 经互会 第二产业 
经互会国家促进企业节能省料的物质奖励措施
《外国经济与管理》1987年第4期16-17,共2页彭天祥 
具有现代技术和文化素质的劳动力是促进经互会国家国民生产集约化过程的决定性因素。此外,这些国家生产力发展的本身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形式和措施。本文仅就经互会国家在刺激企业职工节约和合理使用物质资源方面...
关键词:奖励措施 工资基金 奖励基金 企业职工 企业盈利率 决定性因素 物质资源 劳动力 工程技术人员 物质奖励 
浅谈经互会成员国的经济技术合作
《外国经济与管理》1986年第10期21-23,共3页沈越 
经互会成立以来的30余年中,成员国之间在经济、科技、生产等领域的协作得到不断发展,合作规模日益扩大,联合形式日臻完善。合作不仅使经互会各国的经济得到发展,而且促进了它们对外贸易额的增长,从而巩固了整个经互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关键词:专业化协作 经互会 轴承工业 加强合作 科技 劳动生产率 经济技术合作 提高产品质量 生产协作 成员国 
略论经互会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外国经济与管理》1986年第1期22-23,共2页蒂博尔.基斯 朱乃肖 
一、对外贸易差额与经济增长在经互会国家内部,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各种不同的意见,但有一种观点是为各国所接受的,即认为合理地利用国际分工所带来的利益,能加速经济增长的步伐。但是,如果经济增长率太高,对外贸易的收支就...
关键词:国际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增长率 收支赤字 经互会 对外贸易逆差 国际分工 贸易差额 发展中国家 保持平衡 
经互会成员国相互贸易的作价原则
《外国经济与管理》1985年第8期31-34,共4页彭天祥 
一、经互会贸易作价原则的变迁1950年以前,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对外贸易基本上沿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价格。1950年爆发了朝鲜战争,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对外经济联系,排除资本主义市场的价格波动因素对经济和贸易的干扰和冲击,...
关键词:成员国 制成品贸易 市场价格 商品市场 波动因素 经互会 经济危机 作价原则 价格水平 合同价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