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调整

作品数:1770被引量:55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姜长青杨光李伟巴曙松江晓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金融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审慎应对国际经济调整挑战
《中国金融》2018年第5期15-16,共2页连平 
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减税和货币政策收紧同步展开并非偶然,也实属罕见。我国应在战略上高度重视、战术上十分审慎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进入了新时代,并为经济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中国是个开放程度,不低的发展中大国,未来的国际...
关键词:经济调整 国际 贸易保护政策 发达国家经济 中国经济 发展中大国 货币政策 经济发展 
创新型零售银行建设构想被引量:1
《中国金融》2017年第8期33-35,共3页郭党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经历了数次经济调整。一是以亚洲经济危机为契机,之前中国的银行体系相对脆弱,不良率畸高、抗风险能力较差。金融危机让政府意识到,银行业是现代经济的稳定器,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银行建设 创新型 中国银行业 零售 亚洲经济危机 改革开放 抗风险能力 经济调整 
从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增长
《中国金融》2014年第22期34-35,共2页贾广军 
随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出台和实施,宏观经济调整、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商业银行面临的资本约束更加强化,以资本消耗和规模扩张为特征的传统经营模式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逐...
关键词:内涵式 外延式 商业银行 宏观经济调整 资本管理 经营模式 利率市场化 利润增长点 
中国潜在增长率趋势分析被引量:4
《中国金融》2014年第16期57-59,共3页朱海斌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GDP增速从2007年的14.2%大幅放缓到2013年的7.7%。经济放缓一部分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发达国家在危机后的经济调整导致全球最终需求放缓,迫使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从出口推动转为内需主导。从国内因素来看,最近两...
关键词:潜在增长率 中国 国际金融危机 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增长模式 2010年 最终需求 经济调整 
中国在全球经济调整中发挥着领导作用——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施特劳斯-卡恩先生被引量:1
《中国金融》2009年第23期12-15,共4页魏革军 
记者:非常感谢您再次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采访。上次采访是在一年多前,在这期间,全球经济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在经历金融危机冲击后,全球经济正逐渐走向复苏,但有观点认为,全球经济复苏面临停滞的风险,甚至可能出现"双底衰退...
关键词:《中国金融》杂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施特劳斯 领导作用 经济调整 全球经济复苏 卡恩 总裁 
全球经济调整中的中国:挑战和机遇
《中国金融》2009年第2期22-23,共2页巴曙松 
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中国应当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中国经济 经济调整 国际金融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增长点 综合国力 外部冲击 
中国下一阶段的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
《中国金融》2008年第17期47-48,共2页张晓晶 
中国这一轮的经济调整,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是以主动调控为主。这也决定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有较大的可控性。
关键词:中国经济 宏观调控 经济增长 经济调整 增长周期 可控性 
油价飙升是美国核心利益的现实选择
《中国金融》2008年第14期60-61,共2页刘煜辉 
当下美国政策的选择必然是,冀望找到某种方式,尽可能缩短此次全球经济调整的时间,尽可能向外转移经济调整的成本。
关键词:美国政策 核心利益 油价 经济调整 调整成本 
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经济调整--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施特劳斯-卡恩先生被引量:1
《中国金融》2008年第8期16-18,共3页林铁钢 
多米尼克·施特劳斯-卡恩,1949年4月25日生于法国巴黎近郊城市Neuilly-sur-Seine,在摩洛哥度过童年。年轻时的卡恩才智出群,先后就读于法国高等商业学校和法国政治科学院下属的巴黎政治研究院,在巴黎大学获博士学位,此外他还拥有法律、...
关键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协调 施特劳斯 经济调整 《中国金融》杂志 合作 总裁 
中国通胀和流动性过剩的根源被引量:2
《中国金融》2007年第21期48-49,共2页刘煜辉 
中国通胀输入型特征明显 通胀本质是货币过多导致的货币贬值,源头在于美元本位制下美元的滥发。自2001年美国新经济泡沫破灭后,美国就在不断地转移经济调整的成本,格林斯潘的一系列降息,把大量流动性源源不断地注入世界经济体,过...
关键词:通胀 中国 美元本位制 货币贬值 经济泡沫 信用创造 世界经济体 经济调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