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执法

作品数:729被引量:1040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永辉邓国良尹伟伍玉功吴道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江苏警官学院河南警察学院四川警察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西南政法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公安机关处置网络涉警舆情危机路径探索
《政法学刊》2024年第3期5-14,共10页李恒 张学玺 
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XFX024);2024年四川警察思想政治研究中心一般项目(CJS24B06);2023年西南政法大学学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2023CXZXS-214)
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公安机关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网络涉警舆情危机的产生与发展,给公...
关键词:公安机关 警察执法 网络涉警舆情 舆情处置 
袭警罪保护法益的证成及其司法适用被引量:5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73-80,共8页陈子培 张素敏 
2021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重点项目(2021TJJBKY010)。
厘定袭警罪的保护法益是理解与适用袭警罪的前提和基础。在坚持法益侵害说的立场下,对袭警罪的保护法益从利益性、合宪性、必要性与规范性四个维度进行分析,运用法益论一般原理推导出袭警罪的保护法益为人民警察的执法权益与人身权益。...
关键词:袭警罪 法益保护 警察执法 警察执法权益 
重大疫情防控背景下警察执法的挑战、问题及其应对路径
《公安研究》2020年第7期37-49,共13页谢波 
作为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包括公安系统在内的国家治理体系形成重大考验。在现代社会系统中,警察负有维护秩序、打防犯罪、保护民众职责,加之其基本行为即执法行为,故警察执法深嵌于依法防控的治理情境下。疫...
关键词:重大疫情 新冠肺炎 警察执法 依法防控 
我国预防性反恐警察执法若干问题的分析与思考被引量:3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68-76,共9页童春荣 
2017年度西南政法大学专项资助项目(编号:2017XZZXQN-1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2批面上资助项目(编号:2017M622956)
恐怖主义的高危风险及频发趋势,引发预防性反恐立法的竞相规制,衍生人权保障和秩序维护的冲突选择,对预防性反恐警察执法提出了严峻挑战。追根溯源,预防性反恐警察执法植根刑法惩罚的正当性,应在统一执法理念的基础上,有效整合警力资源...
关键词:预防性反恐 警察执法 总体国家安全观 人权 
新警察法视角下的警察执法权益重塑被引量:9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69-73,共5页任惠华 金浩波 
当前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人民警察执法权益受侵害的事件快速增加,成为新时期公安机关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警察法的修改与修改草案的公布成为警察转变执法观念、塑造警察执法权益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契机。正确认识警察职责与权...
关键词:警察执法权益 法律保障 警察职责 警察权力 
新形势下警察执法权威的塑造路径被引量:2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99-100,共2页王锟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巨大变革之中,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在获得了较大提高的同时却对法律规范和警察执法行为的敬畏心理有所减弱,导致受到削弱的警察执法权威在维护社会秩序上未能发挥应有的震慑作用。在新的形势下,警察执法权威的塑造...
关键词:执法权威 权威弱化 公共关系 权威塑造 
论警察执法权益保障困境及解决对策被引量:3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82-87,共6页金浩波 
当前警察的执法权益屡遭侵犯,而警察执法权益的保障是关乎公民生存环境的国家大事,在当下的社会转型时期更具有特别的研究意义。保障警察的执法权益不是靠简单地建立一套执行机制便可一劳永逸的,它涉及法律保障、制度保障、社会保障、...
关键词:警察执法权益 法律保障 内部保障 社会保障 
“雷洋案”呼唤执法正义
《中国经济报告》2016年第7期66-67,共2页王学辉 
雷洋案"能及时立案,表明当局推进法治的坚强决心,表明无论是执法人员还是普通民众,只要触犯国家法律就要受到追究近期发生的"雷洋案"似乎刺痛了大多数中国民众的安全神经,让广大民众产生了较为强烈的恐惧感。民众普遍认为,警察执法权若...
关键词:警察执法权 法治国家 公安部令 管理相对人 罚缴分离 强制手段 权大于法 法律至上 社会治安 全面深化改革 
理性看待“当场击毙”被引量:1
《学理论》2009年第12期162-162,共1页师索 
自湖南、广东等治安形式严峻的省份挂出“飞车抢夺当场击毙”等打击犯罪的标语后,“当场击毙”就一直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当场击毙违背了法律程序,严重侵犯了人权,是警察执法的暴力冲动,注定会被“击毙”。但笔者...
关键词:理性 打击犯罪 飞车抢夺 治安形式 法律程序 警察执法 认识误区 人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