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静脉孔

作品数:366被引量:52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刘庆吴皓汪照炎袁贤瑞于春江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南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医药卫生—基础医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副神经和迷走神经、颈神经根交通支的形态学观察及临床意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24年第3期241-245,共5页李海艳 刘英东 宋东帅 杨志鹏 杜心如 
承德医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202203);承德医学院自然科学基金(kyfzjj2021019)。
目的观测副神经与迷走神经、颈神经根交通支的形态特点及副神经在颈静脉孔处的毗邻。方法解剖剥离头颈标本,观测颈静脉孔内的结构毗邻、颈静脉孔下方处副神经与迷走神经间的交通支及副神经脊髓根与颈神经根的交通支。结果在颈静脉孔处,...
关键词:副神经 颈静脉孔 迷走神经 颈神经 
内镜下经口翼下颌皱襞内侧入路颈静脉孔区解剖学研究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23年第7期591-598,共8页李静 张焕康 刘全 顾晔 薛凯 孙希才 余洪猛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口翼下颌皱襞内侧入路进入颈静脉孔区的解剖步骤,分析其临床施行之可行性。方法与结果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鼻颅底肿瘤外科治疗技术创新单元解剖实验室以5具(10侧)尸头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模拟经口翼下颌皱襞内...
关键词:颈静脉孔 咽旁间隙 内窥镜检查 尸体解剖 
颅底颈静脉孔区骨性测量的应用解剖被引量:4
《解剖学杂志》2018年第4期426-429,共4页李玉泉 刘镇 叶文 代飞虎 徐领领 王玉海 纪荣明 杨向群 
目的:通过研究颅底颈静脉孔及其周围结构形态学参数,为国人颅底应用解剖学和骨学体质调查积累资料,为颅底外科突破手术禁区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选取100例成人骨性颅底标本,测量了骨性颅底颈静脉孔的前后径、内外径及颈静脉窝的深度,...
关键词:颅底 颈静脉孔 枕髁 手术入路 
经口入路至颈静脉孔区的显微外科解剖被引量:1
《解剖学杂志》2018年第2期175-178,189,共5页王涵 王玉海 
南京军区十一五一般课题基金(06MA16)
目的:为经口入路至颈静脉孔区处理颈静脉孔区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显微镜下对经彩色乳胶灌注成人尸头湿标本的颈静脉孔区经口入路进行解剖,观察路径中组织结构的暴露情况和走行关系,定位相关解剖标志,记录测量数据。结果:尸头标...
关键词:颈静脉孔 口咽入路 显微外科解剖 
内镜下经口入路至颈静脉孔区处理沟通型肿瘤的临床应用解剖被引量:1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8年第1期5-9,共5页王涵 王玉海 
南京军区十一五一般课题基金资助项目(06MA16)
目的研究内镜下经口入路至颈静脉孔区解剖,以期为临床上切除该区域的沟通型肿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内镜下对15具尸头模拟经口入路,观察颈静脉孔区颅内外的暴露情况,定位解剖标志并记录相关参数。结果内镜下经口入路可很好显露颈静...
关键词:颈静脉孔区 内窥镜 沟通型肿瘤 经口入路 应用解剖 
利用Mimics软件对经颈静脉孔后组脑神经相关膜性结构的组织学研究被引量:2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7年第9期943-946,共4页王金伟 萧烨婷 谭小红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141A011043)
目的掌握经颈静脉孔后组脑神经处相关的软脑膜、蛛网膜、硬脑膜及髓鞘的组织学解剖特点。方法选取9例(18侧)足月死婴的尸头(28~36周),随机分为3组,每组3例(6侧)。分别制备经颈静脉孔后组脑神经处标本的矢状面、轴面、冠状面切...
关键词:神经解剖学 颈静脉孔 后组脑神经 膜性结构 组织学 Mimics10.0软件 
两种联合入路处理颈静脉孔区沟通性肿瘤的应用解剖比较被引量:3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7年第4期361-366,共6页徐领领 王玉海 
南京军区十一五一般课题基金资助项目(06MA16)
目的通过比较远外侧髁旁联合部分经髁入路与迷路下联合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为颈静脉孔区沟通性肿瘤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16具成人尸头镜下模拟两种联合入路,比较两种联合入路对颈静脉孔区的暴露范围及相关解剖学标志,同时观...
关键词:颈静脉孔区 沟通性肿瘤 联合入路 寰椎横突 颈静脉突 解剖 
CT重建影像的颅外骨性标志对国人乙状窦定位的解剖学研究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年第7期1064-1065,共2页孙嘉良 于镇滔 李玉祥 程凯亮 王玉发 李幼琼 
乙状窦位于颞骨乳突部和枕骨内面的乙状窦沟内,在颞骨内面行向下内并进入颈静脉孔。神经外科中处理颅后窝和岩斜区病变时,常涉及乙状窦,因此需准确定位乙状窦。有研究报道,采用颅骨为样本,星点被认为是横窦乙状窦转折处的标志,本研究认...
关键词:乙状窦沟 CT重建影像 解剖学研究 星点 骨性标志 颈静脉孔 颅后窝 横窦 标志点 枕外隆突 
乙状窦后入路薄层CT图像的三维解剖学分析被引量:1
《解剖学研究》2016年第2期135-137,共3页刘相良 袁铭成 王琦 赵文超 李理 王珍 邬雪涵 王柯黙 夏常丽 李幼琼 程凯亮 李薇 
卫生部科教司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09-039)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和容积再现技术定位和测量乙状窦后入路重要结构之间的距离。方法对120名志愿者进行头部薄层CT扫描来得到最终结果。结果 AC的距离经测量为39.46(4.22)mm(范围,15.80~50.80 mm;95%置信区间,38.69~40.22 ...
关键词:乙状窦后入路 容积再现 颈静脉孔 内听道 垂直距离 
颈静脉孔区及鼓室内颈静脉球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5年第6期572-574,共3页冀晓东 夏爽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及鼓室内颈静脉球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和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静脉孔区及鼓室内颈静脉球瘤病人的影像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CT检查示左侧颈静脉孔、中耳鼓室、鼓窦及...
关键词:颈静脉球瘤 颈静脉孔 鼓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