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张量反演

作品数:101被引量:681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陈运泰荣代潞李亚荣赵翠萍吴顺川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地震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23年平原M_(S)5.5地震矩张量反演及发震构造
《地震地质》2025年第1期284-305,共22页许英才 郭祥云 
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23010113,CEA-ZQGZ-202501051);宁夏自然科学基金(2022AAC03687)共同资助。
2023年8月6日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发生M_(S)5.5地震,震中周边河北、河南、天津及北京等多地震感明显,该地震打破了震中50km范围内无M≥5.0地震的历史记录,并引起了社会和地震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基于震中周边的区域地震台网地震资料,文中...
关键词:平原M_(S)5.5地震 矩张量反演 重定位 相对剪应力 发震构造 
2022年四川马尔康6.0级震群序列震源机制特征分析被引量:1
《地震研究》2024年第3期379-390,共12页王莹 金昭娣 赵韬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开放基金(XH23079D);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24010116).
采用近震全波形矩张量方法反演了2022年四川马尔康6.0级震群序列22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这22次地震全部为走滑型,断层面走向呈NNW和NE两个优势方向,断层面倾角近似直立,滑动角分布在0°和180°附近,P轴优势方位为NWW-SEE向,倾...
关键词:马尔康6.0级震群 震源机制解 矩张量反演 地震序列 发震构造 
2022年6月1日芦山M_(S)6.1主震震源机制及余震研究
《地球物理学进展》2024年第4期1315-1329,共15页李军鹏 武振波 苏金蓉 邹昆 李萍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4077)资助。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北京时间2022年6月1日17时00分08秒四川省芦山县发生了M_(S)6.1级地震,3 min后又发生了一次M_(S)4.5级余震(为此次地震序列的最大余震).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布的震中位置来看,这次主震与2013年M_(S)7.0级芦山...
关键词:芦山地震 矩张量反演 震源机制 余震识别与定位 
2023年沙雅M_(S)6.1地震和2012年洛浦M_(S)6.0地震矩张量反演及震源断层确定被引量:1
《地震学报》2023年第5期763-780,共18页许英才 
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22010104,2023010113);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AAC03687)联合资助。
2023年1月30日塔里木盆地北部新疆沙雅发生M_(S)6.1地震,其附近曾发生过2012年3月9日洛浦M_(S)6.0地震,两次地震均发生在巴楚隆起—阿瓦提凹陷构造带.通过gCAP方法测定了2023年沙雅M_(S)6.1地震和2012年洛浦M_(S)6.0地震的矩张量解,分...
关键词:沙雅M_(S)6.1地震 洛浦M_(S)6.0地震 gCAP方法 矩张量解 相对剪应力 
花岗岩型干热岩储层信息获取方法及控震压裂技术介绍
《钻探工程》2023年第S01期50-55,共6页陈秋 刘一凡 金雪 林睿 潘曰卓 解经宇 杨现禹 蒋国盛 乔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结构面影响下干热岩水力裂缝扩展行为特征及能量释放机制研究”(编号:42102353);“纳米颗粒钻井液离散元流固耦合模拟与页岩孔隙封堵机理研究”(编号:4200231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低渗油藏CO_(2)地质封存THM耦合模拟与砂岩破裂机制研究”(编号:2021M703512)。
干热岩型地热作为一种大储量的清洁能源,在日趋严峻的环保形势下,正在逐渐影响着世界能源格局,并成为学术界、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开发花岗岩型干热岩需要建立增强型地热系统(EGS),其核心是向储层钻井并压裂形成一定规模的裂缝网络,...
关键词:花岗岩型干热岩 增强型地热系统 诱发地震 水力压裂 矩张量反演 信息获取 控震压裂 
2022年四川泸定M_(S)6.8地震震源基本特征被引量:16
《地球物理学报》2023年第4期1397-1408,共12页张喆 房立华 许力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04043);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DQJB22R35);地震联合基金(U2039208)联合资助。
2022年9月5日,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M_(S)6.8地震.本研究收集区域台网震相数据、全球地震台网(GSN)、国际数字地震台网联盟(FDSN)与德国地学中心GEOFON台网的宽频带P波数据,利用双差定位、矩心矩张量解反演、有限断层波形反演和视...
关键词:四川泸定M_(S)6.8地震 双差定位 矩心矩张量反演 有限断层反演 时空破裂过程 
2022年1月23日青海德令哈M_(S)5.8地震全矩张量反演及发震构造初步分析被引量:1
《地震工程学报》2022年第5期1128-1135,共8页徐志国 史健宇 梁姗姗 李宏伟 邹立晔 
自然资源部“中印尼海洋与气候中心发展”项目(2029999001)。
基于青海和甘肃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宽频带地震波形和震相观测数据,利用近震全波形反演方法和双差定位方法分别对2022年1月23日青海德令哈M_(S)5.8地震进行全矩张量反演和地震序列重定位研究。矩张量反演结果表明主震为一次典型走滑型地...
关键词:德令哈地震 震源机制 全矩张量 地震重定位 
多方法求解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可靠性分析——以山西地震带3次中小地震为例被引量:7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289-298,共10页关鹏虎 李斌 李自红 宋美琴 梁向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SF41504051);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901D111051);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603D321124)。
以近年来发生在山西地震带的3次代表性中小地震为例,基于P波初动、P波初动联合P/SV/SH振幅比、CAP波形反演与矩张量反演等多种方法,通过逐步增加参与计算的台站个数及选用不同的数据类型和数据量,全面展示了中小地震震源机制的求解过程...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 P波初动 振幅比 CAP 矩张量反演 
2021年青海玛多M_(S)7.4地震序列精定位与震源机制研究被引量:3
《地震工程学报》2022年第1期218-226,共9页张志朋 李君 冯兵 王文青 柴旭超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21JQ-981,2021JM-600);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青年项目(XHZ1065Y,XH2008ZY)。
利用双差定位法对2021年5月22日玛多M_(S)7.4地震序列中1434个地震进行重新定位,使用TDMT矩张量反演方法求解玛多地震序列M≥4.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综合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玛多地震序列震中整体走向为NWW-SEE向,与昆仑山口—江错断裂...
关键词:玛多地震 矩张量反演 双差定位 震源机制 发震构造 
地震动旋转分量用于矩张量反演的数值试验被引量:1
《地球物理学报》2022年第1期197-213,共17页华思博 张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3705)资助.
地震动旋转分量可以提供传统平动分量所欠缺的空间梯度信息,理论上可以提升对震源参数的约束.本文对旋转分量用于矩张量反演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数值试验.首先分析了均匀无限空间中位错点源产生的旋转波场与平动波场在辐射花样上的互补性,...
关键词:地震动旋转分量 矩张量反演 联合反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