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张量反演

作品数:101被引量:681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陈运泰荣代潞李亚荣赵翠萍吴顺川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陈章立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汶川M_w8.0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分段特征被引量:38
《科学通报》2009年第22期3475-3482,共8页赵翠萍 陈章立 周连庆 李志雄 康英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06BAC01B04-02-01);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
利用全球台网中均匀分布的远场台站记录的39个长周期P波和SH波波形数据,研究了5月12日汶川8级地震的矩张量解、破裂过程及破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由可分辨的5次7.3级以上地震组成,这5次子事件在时间上连续发生,空间上由在起始破...
关键词:汶川地震 矩张量反演 破裂过程 断层分段性 
汶川大地震余震序列震源机制的空间分段特征被引量:53
《科学通报》2009年第16期2348-2354,共7页王勤彩 陈章立 郑斯华 
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编号:2006BAC01B02;2008BAC38B02);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编号:200708026)资助
利用汶川地震序列周围450km范围内6个台站记录的宽频带波形数据,通过时间域矩张量反演方法,得到该地震序列88个地震的矩张量解.结果显示震源机制解类型具有明显的空间分段特征.沿着主破裂带方向自西南至东北共分为6段,震源机制类型由开...
关键词:汶川地震 矩张量反演 应力场 分段特征 
伽师震源区中等强度地震矩张量反演及其应力场特征被引量:37
《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第3期782-792,共11页赵翠萍 陈章立 郑斯华 张智强 
中国地震局行业基金专项(20078-26)资助
使用区域数字地震台站记录的宽频带长周期波形资料,在时间域反演了1997~2004年伽师震源区52次中等强度地震的矩张量.反演结果揭示,在小尺度的伽师震源区内,震源机制解的P轴、T轴和N轴呈现出明显的分区特征.本文进一步把伽师震源区分为...
关键词:伽师震源区 中小地震 矩张量反演 应力场 
2003年9月27日中、俄、蒙边界M_S7.9地震震源机制及破裂过程研究被引量:25
《地震学报》2005年第3期237-249,共13页赵翠萍 陈章立 郑斯华 刘杰 
"十五"攻关项目(2004BA601B010401)资助
从IRIS全球数字地震台网长周期记录中,选取震中距位于30°~90°的垂直向远震P波资料,反演了2003年9月27日中、俄、蒙边界MS7.9地震及10月1日MS7.3强余震的地震矩张量解,研究了MS7.9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参考余震的空间分布及周围断层走...
关键词:中、俄、蒙边界地震 矩张量反演 震源破裂过程 障碍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