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驱后剩余油

作品数:27被引量:15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隋新光邵振波宋考平程宏杰郭巧珍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相关期刊:《石油天然气学报》《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石油地质与工程》《内蒙古石油化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冷冻制片荧光分析法在分析聚驱后剩余油赋存状态中的应用被引量:4
《石油地质与工程》2022年第1期68-71,77,共5页张西龙 
针对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及分布特征,建立了一套剩余油冷冻制片荧光分析方法,定性和定量地描述了自由态、半束缚态和束缚态三种类型微观剩余油的赋存状态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新研发的剩余油冷冻制片荧光分析法...
关键词:聚驱后 微观剩余油 赋存状态 分布特征 
二元复合体系驱替聚驱后剩余油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2
《当代化工》2021年第8期1802-1805,共4页牛佳 孙丽艳 董驰 宋立甲 贾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驱油相自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新方法(项目编号:51834005)。
海上稠油油田在聚驱之后仍然会有很大一部分剩余油,而聚合物和表活剂组成的二元复合体系用来驱替聚驱后残留剩余油效果显著,为了在微观和宏观上进一步研究二元复合体系是如何动用聚驱后的剩余油,采取微观可视化实验、4层非均质岩心驱替...
关键词:微观剩余油 宏观剩余油 驱油机理 聚驱后 二元复合驱 
聚驱后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
《化学工程与装备》2021年第8期126-127,共2页汪宝 李春燕 
油田经过聚驱开发过程之后,油层动用程度随之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进,但是聚驱之后还会有一部分剩余油未得到有效挖潜。为了研究对聚驱之后剩余油的有效处理途径,利用多次实验操作和模拟数据得出不同类别的剩余油所分布的位置,并因此对其...
关键词:聚驱 剩余油分布 挖潜技术 
二类油层组聚驱后剩余油分布及动用状况被引量:4
《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年第8期79-80,82,共3页王立敏 
北北块一区二类油层于2007年投入聚驱开发,2013年12月转入后续水驱开发。目前区块综合含水97.76%,阶段提高采出程度17.06%,阶段提高采收率13.75%,目前采出程度53.5%,仍有较大的剩余油挖潜空间。对此,本文通过统计新钻井萨Ⅲ4-10油层水...
关键词:北北块一区 萨Ⅲ4-10油层 聚驱后 剩余油分布 动用状况 
聚驱后剩余油分布探究以及后续提高采收率分析被引量:1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年第6期147-147,共1页黄凯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SEM),通过静态图像的采集,直观观察对比剪切前后二聚复合溶液分子结构形态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二聚液和聚合物溶液在经过分压注入工具的不同降压槽数时的分子结构形态变化情况;采用动态激光散射仪(DLS),测定聚合物溶...
关键词:扫描电镜 二聚复合溶液 聚合物溶液 分子线团直径 分压注入工具 
胜坨油田一区沙二1-3单元聚驱后剩余油特征研究
《石油化工应用》2017年第12期67-68,73,共3页张娜 
分析单元注聚合物前、后的密闭取心井资料和测井解释资料,结合数值模拟结果,总结聚合物驱后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特征。
关键词:聚合物驱后 数值模拟 剩余油饱和度 
砾岩油藏聚驱后剩余油潜力评价被引量:2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7年第1期6-9,共4页郭巧珍 朱桂芳 程宏杰 刘宝珍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大科技专项(2014E-34-08)
针对七东1区克下组砾岩油藏冲积扇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强、微观孔隙结构复杂的特征,综合多维度动态静态测试资料,对七东1区聚驱试验区剩余油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聚驱后8.8%的未波及储量难以动用;13.6%的弱波及储量可以通过提高驱油...
关键词:砾岩油藏 聚驱后剩余油 提高采收率 
馆陶组聚驱后剩余油分布研究
《化工管理》2015年第26期84 86-,共2页丁亚军 
为了提高某区馆陶组在特高含水期的采收率,转变驱替方式,保持浅层油藏的产量。采取聚合物驱的方式对先导实验区进行三次采油工作,为后期推广聚合物驱积累必要的技术和经验。通过六项标准选取实验区,区内聚合物驱井网井25口,其中油井16口...
关键词:先导实验区 聚驱 提高采收率 
砾岩油藏微观结构对聚驱后剩余油影响研究被引量:6
《新疆石油天然气》2014年第3期52-56,6,共5页胡小冬 吕建荣 程宏杰 郭巧珍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重大专项"砂砾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应用"(2012E-34-07)
采用岩心饱和度分析、荧光薄片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方法研究了砾岩油藏不同岩性及微观孔隙结构与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关系,研究表明,纵向上正韵律油层中顶部驱油效率低,剩余油饱和度较大,而反韵律油层剩余油分布较均匀。聚合物驱对不...
关键词:砾岩油藏 聚合物驱 剩余油分布 荧光分析 核磁共振 孔隙体积 
关于聚驱后剩余油挖潜及分布的相关技术研究被引量:1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年第9期83-83,共1页梁凤仁 
油田经过聚驱开发后,油层动用程度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聚驱后仍存在一部分剩余油。为了寻求后续水驱阶段剩余油切实可行的有效挖潜方法,科研人员利用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明确不同类型剩余油分布,为后续的挖潜提供了较大的保障。另...
关键词:聚驱 挖潜 石油 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