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植被

作品数:33被引量:355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司彬李生姚小华任华东何丙辉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菌物学报》《热带林业》《水土保持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贵州不同石漠化阶段喀斯特植被的植物群落学研究被引量:2
《贵州林业科技》2013年第4期24-30,共7页夏婧 
国家973计划子课题"喀斯特生态系统生产力维持机制和适应性修复。"(2006CB-403207)
将石漠化阶段和研究地点作为影响因素,对各个生活型的多样性指数的Kruskal-Wallis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石漠化阶段之间及不同研究点之间,乔木层和灌木层的4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Alat...
关键词:贵州 石漠化 喀斯特植被 群落组成 群落多样性 
典型喀斯特植被类型条件下绿水循环过程数值模拟被引量:13
《地理研究》2010年第10期1841-1852,共12页温志群 杨胜天 宋文龙 白晓辉 高芳 刘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5CB4222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12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AA12Z145)
绿水对于喀斯特地区的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从绿水循环过程入手,综合考虑冠层截留过程、土壤水分运动过程和植被蒸散发过程,建立典型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的绿水循环过程模型。模型在小型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长时段监测数据的...
关键词:冠层截留 土壤水分 蒸散发 绿水 喀斯特地区 EcoHAT系统 
我国西南山地喀斯特植被的根系生物量初探被引量:43
《植物生态学报》2010年第5期611-618,共8页罗东辉 夏婧 袁婧薇 张忠华 祝介东 倪健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403207)资助
在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国家自然保护区内,选取2种立地条件上(岩石和土壤分别占优势)的5个植被恢复阶段(草本群落、灌草群落、灌木群落、次顶极常绿落叶阔叶林和顶极常绿落叶阔叶林)共10个样地,利用平均标准木机械布点法对根系进行采集,...
关键词:喀斯特植被 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 根系生物量 石生立地 土壤立地 植被恢复 
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植被演替序列的数量分析被引量:10
《中国岩溶》2008年第4期329-334,共6页刘攀峰 杨瑞 安明态 邹军 魏鲁明 喻理飞 
国家973项目“喀斯特生物适应对策及物种优化配置”项目(编号:2006CB403206);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6BADO3A1006-2);贵州省优秀科技青年人才项目(黔科合人字(2005)0529号);贵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校研农2007014)
综合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及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进行分类及排序,确定了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演替序列。结果表明:根据DCA排序可将研究区植被群落的演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草地→灌丛→乔林→顶极群落;根据T...
关键词:演替序列 双向指示种分析法 除趋势对应分析法 分类排序 喀斯特植被 贵州茂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