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杂交棉

作品数:726被引量:821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旭升邢朝柱狄佳春王海林郭立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安徽农学通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稼元216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的综合分析
《安徽农学通报》2012年第15期51-53,共3页王公明 吴德祥 
根据2006、2007年安徽棉花区域试验资料,对稼元216棉花品种的早熟性、丰产性、稳定性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早熟性、丰产性好、稳定性好,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纤维品质一般,其高产途径是合理密植、主攻结铃数...
关键词:稼元216 早熟性 丰产性 纤维品质 抗病性 
抗虫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2012年第14期70-71,224,共3页王昊 张怀银 
介绍了抗虫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适期播种、苗床管理、及时移栽、苗期管理、蕾期管理、花铃期管理、吐絮期管理等,以期为抗虫杂交棉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虫杂交棉 高产 栽培技术 
2010年度抗虫杂交棉新组合比较试验初报
《安徽农学通报》2011年第12期99-100,共2页司松青 施大治 张取仁 
宿松县河塌乡农业技术推广站通过对28个不同组合的杂交棉与当地主栽的4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棉铃中等大的组合09-53、08-6、LY-11、09-32、09-8综合性状较好;大铃组合以09-5、08-8、09-3表现也不错,建议2011年继续对这几个组合...
关键词:抗虫杂交棉 新组合 试验 
浅谈抗虫杂交棉的早衰及防控措施
《安徽农学通报》2010年第14期114-114,121,共2页程玉英 
介绍了抗虫杂交棉早衰的表现,及早衰对产量、品质的影响,分析了早衰成因,提出了深耕改土、合理施肥、加强水分管理和病虫防治以及去除早、晚蕾等防控措施。
关键词:抗虫杂交棉 早衰 防控措施 
抗虫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安徽农学通报》2010年第14期115-115,151,共2页朱能益 
介绍了抗虫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包括有:品种选用;营养钵育苗,培育壮苗;适时移栽,合理密植;肥水管理;中耕除草;植株调整;防治病虫害。
关键词:抗虫杂交棉 高产 栽培技术 
抗虫杂交棉制种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2010年第14期118-119,共2页董金和 
介绍了抗虫杂交棉的人工去雄授粉杂交技术及制种田的标准化管理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杂交棉 去雄 授粉 标准化管理 
抗虫杂交棉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被引量:1
《安徽农学通报》2009年第14期148-148,267,共2页孙劲松 
本文分析了抗虫杂交棉抗虫性的时空变化与抗虫范围,并提出了抗虫杂交棉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抗虫杂交棉 虫害 综合防治 
长江流域棉区抗虫杂交棉种营销推广的成功经验
《安徽农学通报》2009年第14期230-231,共2页郝结和 
主要总结了长江流域棉区种业营销推广的几点做法,包括实行区域化管理,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运用多种促销手段,强化售后服务等方面,为抗虫杂交棉在长江流域棉区的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虫杂交棉 营销推广 长江流域 
抗虫杂交棉高产简化栽培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2009年第14期129-130,共2页董金和 
通过对苗床准备、制钵与播种、苗床期管理、移栽、苗期和蕾期、花铃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为抗虫杂交棉高产简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抗虫杂交棉 高产 简化栽培 
长江中下游沿江滨湖棉区抗虫杂交棉栽培要点
《安徽农学通报》2009年第4期55-56,共2页刘双俊 赵志强 江国振 
抗虫杂交棉的栽培方法,不同于常规棉、常规杂交棉和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只有走"小群体、壮个体"的高产栽培路子,放宽行株距,建立稀植大棵的栽培模式,把握抗虫杂交棉的生育规律和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才能充分发挥抗...
关键词:抗虫杂交棉 节本 高产 栽培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