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药性机理

作品数:39被引量:415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明国谭晓伟刘慧平韩巨才姜道宏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植物病理学报》《植物保护》《菌物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农药科学与管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褐飞虱抗药性机理及其治理研究进展被引量:36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5年第4期24-28,共5页王彦华 沈晋良 王鸣华 
褐飞虱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其对许多杀虫剂都产生了抗药性。化学药剂的大量不合理使用是导致褐飞虱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褐飞虱的抗药性机理主要包括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本文对褐飞虱的抗药性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对该虫的抗性治理进...
关键词:褐飞虱 抗药性 抗性治理 
我国棉铃虫抗药性机理的初步生化分析
《农药科学与管理》1993年第3期8-11,6,共5页肖斌 谭福杰 尤子平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übner))是夜蛾科,烟夜蛾属的害虫,分布范围介于南纬400至北纬40°之间,中国、澳大利亚、泰国、印度等国家均有分布。它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寄主范围包括17科,26属的约30种植物,如棉花、花生、玉米、番茄等。
关键词:杂食性害虫 抗性水平 中肠 多功能氧化酶 夜蛾科 毒力测定 酶活力 敏感品系 生化分析 三龄幼虫 
棉铃虫抗药性发展现状及抗药性机理
《农药科学与管理》1992年第2期3-5,共3页申继忠 钱传范 
一、国内外棉铃虫抗药性发展现状澳大利亚:1972年在西澳大利亚 Ord Valley 发现了棉铃虫对滴滴涕的抗性,随后又在南威尔士和昆士兰发现了棉铃虫对滴滴涕的抗性,1984年又报道了棉铃虫对硫丹的抗药性.澳大利亚从1977年开始使用拟除虫菊酯...
关键词:抗性机制 多功能氧化酶 交互抗性 硫丹 中肠 棉花害虫 穿透作用 拟除虫菊醋类 三龄幼虫 西维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