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

作品数:51390被引量:77162H指数:8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曹万林吕西林张建伟杜修力薛建阳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土木工程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抗震墙纵筋最小配筋率评估和分析
《土木工程学报》2025年第4期11-23,共13页鲁懿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378530)。
近期地震表明,按最小配筋率设计的抗震墙可发生墙底大裂缝和钢筋过早拉断的现象,极大影响抗震墙安全性能。目前抗震墙最小配筋率研究较少,因无统一理论指导设计,各国规范对最小配筋率的规定各不相同,抗震墙性能差别较大。文章从裂缝形...
关键词:抗震墙 混凝土 最小配筋率 规范 延性 裂缝形态 
变摩擦自复位耗能支撑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朱丽华 刘通 董尧荣 罗金武 李子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78529);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2JC-35)。
以可恢复功能结构为背景,提出一种加工简单、装配便捷的变摩擦自复位耗能支撑。文章介绍该支撑的构造形式和工作原理,并对其受力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建立其恢复力理论预测模型。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测试该自复位耗能支撑的受力性能,分析...
关键词:自复位支撑 摩擦耗能 滞回性能 抗震性能 恢复力模型 
变轴力作用下RC中间层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2025年第2期10-24,共15页杨红 杨浩澜 余依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8078)。
钢筋混凝土(RC)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一般是通过定轴力作用下梁柱组合体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进行研究,在更真实的变轴力作用下RC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研究成果很少。文章对4个中间层中节点梁柱组合体试件进行变轴力加载试验,除轴力加载...
关键词:梁柱节点 变轴力 节点受剪强度 节点剪切变形 纵筋滑移 
基础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土木工程学报》2025年第2期97-117,共21页王卫东 高文生 龚维明 林毅峰 刘永超 吴江斌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2dz1203700,21dz2207500);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22QB1400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8399)。
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机遇。基础工程面临复杂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超高超深与大跨结构、环境低影响、绿色低碳与高效工业化等愈加复杂的需求和挑战,这也将持续推动基础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基础工程 建筑市政 桥梁 海上风电 基础工程抗震 施工技术与装备 检测与监测 
京雄快线预制装配式桥墩足尺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2025年第1期90-100,共11页庄建杰 李辰 江辉 吕金峰 邓梁 薛智文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22346101D);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23JBZY029);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192035)。
京雄快线(R1线)霸州开发区站至永清站区间采用无黏结预应力筋、灌浆套筒及混凝土剪力榫混合连接的预制拼装花瓶墩,为检验此类高烈度区装配式桥墩抗震设计的可靠性,全球首次在万吨级多功能试验系统开展了足尺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了桥墩...
关键词:轨道快线 混合连接预制装配式桥墩 足尺模型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万吨级多功能试验系统 
六层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李扬 赵斌 强国平 熊学玉 吕西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38012)。
为研究多层自复位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进行一个1/4缩尺比六层自复位框架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该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在7度多遇至7度极罕遇4个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和破坏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多遇以及设计基本地震...
关键词:自复位结构 振动台试验 残余变形 抗震性能 
考虑断裂损伤的足尺透榫节点抗震性能试验及恢复力模型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2025年第1期22-34,共13页白福玉 董飞 隋䶮 薛建阳 胡成明 吴晨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51908454)。
为研究断裂损伤对古建筑木结构透榫节点抗震性能及恢复力模型的影响,对3个足尺铁杉透榫节点模型进行拟静力试验,通过声发射测试确定节点临界荷载和临界能量释放率,分析节点断裂损伤模式、滞回性能,提出考虑断裂损伤效应的节点恢复力模...
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 足尺透榫节点 声发射 断裂损伤 抗震性能 恢复力模型 
梁式桥抗震韧性评估方法:Ⅰ.基于专家意见的构件震后功能恢复模型被引量:1
《土木工程学报》2025年第1期65-76,共12页王晓伟 叶爱君 吴学平 周连绪 宋开辉 李军 娄亮 魏新农 彭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78155,5200815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梁式桥是中国交通路网中最普遍的桥型,建立其抗震韧性评估方法是“韧性城市”国家战略顺利实施的必然需求,但其中至关重要的梁式桥各构件震后功能恢复模型尚未建立。震后功能恢复模型表征了结构在遭受地震后使用功能损失-保持-恢复的过...
关键词:桥梁工程 抗震韧性 震后功能恢复模型 专家意见调研 功能损失 构件修复时间 
水平地震作用下含软弱夹层隧道顺层仰坡稳定性因素分析
《土木工程学报》2024年第S2期102-107,共6页隋传毅 冯艺 艾庆华 闫高明 
海底隧道建造与韧性增强关键技术(2021YFB2600800);石家庄铁道大学2022年度土木工程学院自主课题(TMXN22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23XKRC021)。
本文深入分析了地震环境下含软弱夹层隧道顺层仰坡稳定性,通过考察软弱夹层岩体抗拉强度与Ⅰ型、Ⅱ型断裂能量释放关系,并利用错动实验验证了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融合理论、实验与数值模拟,探讨了软弱夹层厚度及坡形结构对稳定性的...
关键词:隧道抗震 稳定性因素分析 含软弱夹层顺层仰坡 能量释放率 扩展有限元法 
预应力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柱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2024年第12期43-53,共11页潘钻峰 葛雄 张海鹏 曾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801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8368,52038010)。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但在实际工程中,裂缝控制要求较为严格,容易出现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配筋过多,进而导致梁端承载力过剩,难以实现“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原则。针对这一问题,提出3种不同连接...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梁 型钢混凝土柱 节点 抗震性能 反复加载试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