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组胺药

作品数:1403被引量:3187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郝飞钟华张宏誉程雷李邻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慢性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青松治疗感染后咳嗽经验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5年第2期406-408,共3页温竺熹 曾珠 孙增涛 肖玮 
感染后咳嗽(post infectious cough,PIC)是一种发生于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症状消失后的疾病,其以迁延难愈的咳嗽为主要表现,病程通常持续3~8周,X线胸片检查无明显异常,为亚急性咳嗽的最常见原因[1]。西医治疗多以镇咳药、抗组胺药、减充血...
关键词:感染后咳嗽 慢性咳嗽 名中医 减充血剂 亚急性咳嗽 抗组胺药 辨证施治 临床实践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医学综述》2024年第24期3007-3011,共5页曹凯丽 朱雅琳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是临床常见的免疫相关性皮肤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风团和皮肤瘙痒。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皮肤肥大细胞病理性激活和脱颗粒是其关键因素。目前,CSU的标准治疗方法为第二代抗组胺药和奥马珠单抗治疗。然而,...
关键词: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抗组胺药物 奥马珠单抗 
抗组胺药物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4年第12期069-072,共4页赵利华 
探讨抗组胺药物在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3年6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2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血清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作...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抗组胺药物 疗效 安全性 
针刺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应急使用抗组胺药的影响: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的二次分析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19-24,共6页肖显俊 石云舟 曹炜 邹子豪 陈思珏 杨茜 罗亚兰 戴雪纯 李瑛 金荣疆 李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2205283,82105026,8230541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2MD723719,2021M693787);四川省科技厅基金项目(24NSFSC154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703605)。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前期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数据进行二次分析,评估针刺作为非药物疗法在减少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CSU)患者对应急使用抗组胺药依赖方面的潜力,为CSU的多元化管理提供新的证据。方法:患者随机...
关键词: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针刺 二次分析 抗组胺药 综合管理策略 
奥马珠单抗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分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4年第10期0093-0095,共3页玉应香 
估析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应用奥马珠单抗合并抗组胺药治疗的具体疗效。方法 取随机分组实验设计,共纳入2023年3月到2023年12月间70例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病患,等量随机分成参照组跟联合组,参照组接受单一抗组胺药治疗,联合组...
关键词:治疗疗效 慢性荨麻疹 抗组胺药 奥马珠单抗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严重程度与治疗反应的预测因素
《临床皮肤科杂志》2024年第6期379-381,共3页王辉 李燕 燕鹏荣 毕晓清 赵国伟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病程长短不一、严重程度因人而异,目前的治疗药物包括抗组胺药及奥马珠单抗等。该文综述了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病程、临床严重程度、对抗组胺药物和奥马珠单抗治疗反应及奥马珠单抗治疗后是否复发的临床及血清学预测指标。
关键词:荨麻疹 自发性 慢性 抗组胺药 奥马珠单抗 预测因素 
联合度普利尤单抗治疗慢性光化性皮炎1例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4年第2期171-172,共2页陆毓 郭奕妤 秦建平 张凤瑞 袁德政 周晓梅 李瑞 葛晋宏 李文瑶 江东 杨登科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2101AZ070001-124)。
患者男,66岁,因头面、躯干、四肢红斑、丘疹伴痒30年、加重3年就诊。患者30年前因日晒后颈部及双上肢出现散在红斑、针尖大小丘疹,偶感瘙痒,每遇日光照射后病情反复,未行系统治疗;20年前日晒后上述症状反复且加重,瘙痒加剧,遂至当地一...
关键词:抗组胺药物 慢性光化性皮炎 组织病理检查 外用糖皮质激素 单抗治疗 日光照射 红斑 病情反复 
止痒消疹颗粒联合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年第2期175-181,共7页张丽 杨波 曹巧芝 彭聪 陈明亮 粟娟 陈翔 李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73424,81974476)。
目的:慢性荨麻疹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经过,其一线用药为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选择有限,且抗组胺药的疗效存在个体差异,并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本研究旨在探索止痒消疹颗粒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
关键词:止痒消疹颗粒 慢性荨麻疹 抗组胺药 临床疗效 
口服转移因子联合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黑龙江医学》2023年第24期3062-3065,3069,共5页席广鹏 钟晓岩 
目的:系统评价口服转移因子联合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EMBASE、Cochrane图书馆对照试验资料库、PubMed、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信息资源系统,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立到2021...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转移因子 第二代抗组胺药 荟萃分析 
清热八味胶囊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中国中医药科技》2023年第6期1219-1221,共3页张文宪 陈丽娜 
荨麻疹是伴有不同程度瘙痒的风团或者斑块,多在24 h内自行消退,持续6周未愈则称之为慢性荨麻疹[1]。慢性荨麻疹病程可长达数十年,反复发作易导致患者情绪紧张、焦虑,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临床中发现荨麻疹易在夜间发作或加重,遇...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情志失调 盐酸西替利嗪 常规剂量 抗组胺药 变态反应 中老年女性 一线治疗方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