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记

作品数:1197被引量:51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秦卫华翁季杨春宇胡英奎张青文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西南边地形象的想象建构——以罗常培、费孝通、曾昭抡的考察记为中心的讨论被引量:1
《学术探索》2022年第5期116-123,共8页杨绍军 张婷婷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6BZW128);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ZDZB201807);云南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计划资助。
抗战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南渡,以罗常培、费孝通、曾昭抡等为代表的西南联大知识分子对西南边地进行实地考察,将此前被外来者“蛮夷化”或者认为“无名”的西南边地进行了真实再现,实现了由“想象的真实”到“事实的真实”的转变。在对西...
关键词:西南边地 形象 考察记 想象建构 
侗乡的戏台——三江侗族自治县田野考察记被引量:1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28-37,共10页李祥林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16ZD02)的成果
田野行走中能看见许多风景,艺术的、审美的、文化的。2017、2018年我相继去了广西三江侗寨、贵州黎平侗寨走访。下面,以我考察三江侗寨的民族文化及艺术为视点,借“戏台”为话题,谈谈相关见闻、感受和思考,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三江侗族自治县 侗戏 侗寨戏台 
曾昭抡《大凉山夷区考察记》及其学术意义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8年第1期206-213,共8页杨绍军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16BZW128)阶段性成果
抗日战争时期,曾昭抡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拓荒者,他的《大凉山夷区考察记》对西南边地大凉山夷人的社会生活情状和形塑'民族国家'建构的过程进行'在场'书写。在民族国家的语境下,他的讲述以'边疆和地理''民族和国家'等不同的序列参与构...
关键词:西南联大 《大凉山夷区考察记》 民族国家 边地 
黑水城所出的一组原刻与翻刻实物资料——《夹颂心经》考察记被引量:3
《宁夏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212-216,共5页佟建荣 
国家社会科学西部项目"黑水城出土版刻研究"(项目编号:12XTQ011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夏通志"(项目编号:15ZDB031);宁夏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民族学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NXYLXK2017A02)的阶段性成果
俄藏黑水城文献中保存着编号分别为TK158、TK159、TK296V的三件《夹颂心经》。其中的TK158、TK159较为完整,两者在版式形制、内容上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当是一组早期原刻本与翻刻本实物资料,对两者版式形制进行细致的对照勘比,应当有助...
关键词:黑水城 原刻 翻刻 夹颂心经 
辻武雄的中国教育考察及其亚洲主义言行——兼论其考察记的史料价值被引量:1
《学术研究》2017年第9期110-119,共10页孙宏云 赵思维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末日本对华教育活动研究"(17BZS076)的阶段性成果
1898年8月,辻武雄受日本开发社委派来中国作教育考察。历时半年,先后到达北京、天津、上海等九座城市。并将其见闻与感想以"清国通信"为题陆续刊登在《教育时论》上,不啻为对戊戌政变前后中国社会文化状况的现地报告。辻武雄此行关注的...
关键词:辻武雄 教育考察 教育时论 兴亚论 
镌刻在巨石上的佛界众神——藏东芒康吐蕃石刻考察记之一
《中国西藏》2017年第2期70-73,共4页霍巍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文物考古所见西藏与中原关系
夏日的藏东,是一年当中最美好的季节,当成都还是一派炎热酷暑的时候,我们的越野车沿着214国道线一路朝着西藏高原东麓的南大门芒康开进。
关键词:考察记 石刻 吐蕃 西藏高原 越野车 
宁夏、内蒙古、甘肃陇东石窟考察记被引量:2
《西夏学》2016年第2期306-319,共14页刘永增 
2013年度第二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敦煌石窟图像专题研究》(批准号13@ZD098);笔者承担的是子课题之一《敦煌石窟西夏密教图像研究》
2014年7月,敦煌研究院《西夏文物·石窟编》课题组对宁夏山嘴沟石窟、内蒙古阿尔寨石窟及甘肃省庆阳北石窟等石窟寺进行了考察,收获颇丰。通过考察我们认识到,山嘴沟石窟开凿于西夏,续修于元代而终于明代,为敦煌石窟以外最重要的西夏洞...
关键词:山嘴沟石窟 阿尔寨石窟 北石窟等石窟 
古道黄河:周秦故地考察记
《民族艺术》2015年第4期118-123,共6页徐新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10&ZD100)和"甘青川藏族口传文化汇典"(13&ZD138)阶段性成果
渭河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排在汾水之前,它对黄河文明的构成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在周原,能让人对"塬"、"中原"及至"黄土高原"等历史地理名词产生更为真切的感受,从而获得对华夏民族早期生存空间的地理体认。通过对周公故地的描叙分...
关键词:汾河 渭河 黄土文明 前孔子时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