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态

作品数:249被引量:1550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李大鹏张本山尉继英赵璇李福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中国大陆土壤有机碳组分的空间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应用生态学报》2025年第3期847-858,共12页单雅茹 田嘉禾 樊修稳 刘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2301542);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42102520039)资助。
保护和增加土壤有机碳库是减缓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我国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碳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尚不明确。颗粒态(POC)和矿物结合态(MAOC)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划分对研究土壤有机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POC和...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颗粒态有机碳 矿物结合态有机碳 空间分布 敏感性 
氮沉降驱动下凋落物分解对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11期2983-2991,共9页姜铭楷 马书琴 熊艳云 吴逸卿 吴淑倩 钱金瑶 陈有超 蔡延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71844);百山祖园区土壤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项目(2023JBGS04);浙江省“三农九方”科技协作计划项目(2023SNJF037)资助。
土壤有机碳的周转及稳定与氮沉降和凋落物分解密切相关。然而,关于氮沉降驱动下毛竹凋落物分解如何影响土壤不同有机碳组分,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为了探究氮沉降驱动下凋落物分解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本研究依托浙江农林大学安吉毛...
关键词:氮沉降 毛竹林 凋落物分解 颗粒态有机碳 矿物结合态有机碳 
黄土丘陵区降水变化下草地土壤微生物残体碳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贡献及其影响因素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9期2592-2598,共7页周玥 李娅芸 李娜 李会军 张羽涵 安韶山 王宝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707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2307440);陕西省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2023BSHTBZZ27);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GZC20232153)资助。
为探究降水变化下草地土壤中微生物残体碳(MNC)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贡献及其影响因素,在黄土丘陵区白羊草植被恢复地,设置7个降水水平,以自然降水(CK)量作为对照,增加和降低20%、40%、60%的自然降水量(I_(20)、I_(40)、I_(60)、D_(20)、D...
关键词:降水变化 微生物残体碳 矿物结合态有机碳 颗粒态有机碳 
耕作方式对绿洲灌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分布的影响被引量:9
《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第1期122-128,共7页马忠明 吕晓东 刘莉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128)资助
依托自2005年开始的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传统平作(CT)、垄作沟灌(FRB)、固定道垄作(PRB)和固定道平作(ZT)4种耕作方式下绿洲灌区农田0-90 cm土层中土壤总有机碳(TOC)、颗粒态有机碳(POC)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及其...
关键词:土壤总有机碳 土壤颗粒态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固定道耕作 绿洲灌区 
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恢复过程中表层土壤碳动态变化被引量:24
《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第11期2581-2587,共7页姜发艳 孙辉 林波 刘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5306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00161;40871124);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CIB-2007-LYQY-Q03);"西部之光"人才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2)资助.
对川西亚高山云杉原始林及其皆伐迹地上云杉人工林不同演替阶段(22、47和65年)表层(0~30 cm)土壤碳储量及活性有机碳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0~10、10~20和20~30 cm土层中,土壤总有机碳(TOC)储量分别由22年生云杉人工林的95.8...
关键词:亚高山森林土壤 易氧化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颗粒态有机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