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奖

作品数:3795被引量:1407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朱安远陈其荣郭华珍朱婧姝周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打破砂锅问到底:脑洞大开,玩转科普
《课外阅读》2025年第3期70-72,共3页李剑平 
蜘蛛会设计“网恋”诱骗萤火虫?蚊子如何“闻香识人”?苹果上为什么能长出蘑菇?……这些问题是由一群科学家提出来的,他们对日常生活充满了好奇。2024年11月23日,这群科学家及其团队被授予菠萝科学奖,奖项主题是“打破砂锅问到底”。
关键词:科普 打破砂锅问到底 萤火虫 菠萝科学奖 日常生活 好奇 
解密大脑的人
《世界科学》2025年第3期31-34,共4页吴跃伟 陈天凝 
本文围绕2020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视觉信息处理与行为发生的神经机制”展开,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杜久林领衔完成。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细胞,也是如此。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更甚。杜久林的办公室...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 视觉信息处理 自然科学奖 智能技术 脑科学 电脑屏幕 神经元 实验室 
六十余载钻研理论物理 忘我科研 乐在其中
《科学大观园》2025年第3期76-77,共2页武少民 
已至耄耋之年,葛墨林仍思维清晰,关注着科技前沿,2023年才离开教学一线。然而,培育人才的担子一刻也没放下,他经常与同事、学生交流探讨。葛墨林,1938年出生于北京,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研究,致力于研究“杨...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奖 理论物理 交流探讨 南开大学教授 思维清晰 巴克斯特 物理应用 科技前沿 
哪些科学成果获今年诺奖?
《少年发明与创造(小学版)》2025年第1期28-29,共2页何妍 金因 
2024年的诺贝尔科学奖,依次授予美国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昆、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和英裔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大卫•贝克和英国人工智能公司的德米斯•哈萨比斯及约翰•朱珀,分别表彰他们在生理...
关键词:加拿大科学家 诺贝尔科学奖 安布罗斯 美国华盛顿大学 人工智能 维克托 霍普菲尔德 杰弗里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苏静教授科研团队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24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苏静教授科研团队基于人类重大慢性疾病动物模型与替代模型,主要从事抗肿瘤药物耐药机制、肿瘤代谢与肿瘤免疫相关研究。团队荣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吉林省科...
关键词:科研团队 科研经费 苏静 科技发展计划 基础医学院 自然科学奖 疾病动物模型 替代模型 
人类一败涂地?AI拿下诺贝尔化学奖
《看世界》2024年第22期75-79,共5页祖晓谦 
19世纪以来,化学家们就意识到蛋白质对生命的重要性,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化学工具才足够精确,此后蛋白质结构研究成为诺奖“顶流”领域。谢天谢地,今年10月上旬颁布的诺贝尔文学奖未给到ChatGPT——在今年诺奖科学奖的角逐里,AI已经出尽...
关键词:诺贝尔化学奖 足够精确 AI 蛋白质结构 诺贝尔文学奖 诺奖 科学奖 
科学家寄语
《早期教育(家教·亲子共玩)》2024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曹茂森,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期刊《结构耐久性与健康检测》(英文)主编,江苏省力学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长期致力于力学-数学融合解决结构损伤与安全问题的研究,发表176篇SCI论文,总影响因子超750,入选斯坦...
关键词:SCI论文 国际期刊 斯坦福大学 自然科学奖 力学学会 学术工作委员会 健康检测 中国科技创新 
“克隆猴之父”:把克隆成功率提高到10%以上
《世界科学》2024年第10期28-30,共3页黄煜博 程海琴 
本篇报道围绕2022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非人灵长类模式动物构建”展开。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孙强领衔完成。“拔一根毫毛,吹出猴万个!”《西游记》小说中的这一情节生动地展示了什么是“...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 自然科学奖 非人灵长类 智能技术 脑科学 模式动物 遗传物质 《西游记》 
同样值得褒奖
《中学生天地(初中综合版)(A版)》2024年第10期20-21,共2页
提到科学与科学家,我们想到的形容词总是“伟大”“卓越”。科学界最高荣誉诺贝尔奖的评奖标准也正是“对全人类做出极大贡献”。然而,“无用”的好奇心同样珍贵,也值得褒奖!2012年,一颗酸酸甜甜的“菠萝”在中国落地。每年,菠萝科学奖...
关键词:科学研究成果 酸酸甜甜 评奖标准 诺贝尔奖 好奇心 想象力 菠萝科学奖 褒奖 
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学规律及其对建设科技强国的启示
《中国科技人才》2024年第5期45-56,共12页张志强 任晓亚 门伟莉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战略发展部项目“国际科技政策趋势跟踪研究”(CG20240517049)。
诺贝尔科学奖是具有国际高影响力的权威科学奖项,获得诺奖的数量是科学强国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和作者团队前期研究积累提炼了诺贝尔科学奖的统计分布特征和科学学规律,主要呈现出:获奖国家与机构高度集中、科研创造峰值...
关键词:诺贝尔科学奖 科学学 科学发现 科学强国 科技强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