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救国

作品数:454被引量:22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剑朱华邱若宏谢美航赵飞飞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民主与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一生慕光,求知求真
《民主与科学》2021年第1期59-60,共2页严慧英 
2021年是我的爷爷严济慈先生120周年诞辰,回望爷爷的一生,是追求光明的一生,是求知求真的一生。他的梦想是让科学在中国生根,他的一生都在实践科学救国、科技兴国。1923年,爷爷在恩师和家人的赞助下,离开刚刚订婚的奶奶,赴法国留学。他...
关键词:巴黎大学 严济慈 科技兴国 科学救国 知识功底 法国留学 记忆力 求知 
一段不该被忘却的中国植物学研究史
《民主与科学》2018年第4期79-80,共2页周浙昆 
“1941年,在昆明西北郊的大普吉坝子里的陈家营东边小河旁,有一座破烂不堪的土主庙,那大殿里土主神像旁也就容得下一台石印机和一张看标本、绘图的大方桌。绕着这台石印机,经常有三或四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忙乎’‘转悠’着,转了3年到1...
关键词:植物学文献 中国人 研究史 抗战胜利60周年 《本草纲目》 科学救国 抗战时期 中国文化 
任鸿隽的科学救国梦
《民主与科学》2016年第5期62-65,共4页智效民 
关于科学精神,任鸿隽总结了五个特征:一是崇实,二是贵确,三是察微。四是慎断,五是存疑。他还说,如果再加上不怕困难、不为利诱等品德,就更完备了。
关键词:任鸿隽 科学救国 科学精神 
纪念“五四”话科学
《民主与科学》2015年第3期65-66,共2页严济慈 
今年是"五四"运动70周年。作为五四运动当年正在求学的一名大学生,我有幸亲身参加了这一伟大的爱国运动,并受到它的熏陶和鼓舞,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一辈子投身于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一我是1918年从浙江东阳中学考入南京高等师...
关键词:科学技术事业 东阳中学 科学救国 文化中心 第二年 中国科学社 振臂高呼 国际青年活动 《新青年》杂志 联合起来 
社会文化土壤与体制尚待改进
《民主与科学》2013年第5期12-13,共2页汤寿根 
"科学与民主"是强国富民之路,是世界之潮流.上溯173年,1840年鸦片战争的耻辱唤醒了中国知识界.我国的仁人志士抱着科学救国的愿望,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奋斗.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精神,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
关键词:文化土壤 科学与民主 中国共产党人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 体制 社会 科学救国 
重读严复救亡篇被引量:1
《民主与科学》1997年第6期16-18,13,共4页樊洪业 
重读严复救亡篇樊洪业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所起作用的飞速增大,科技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构成中的最重要因素。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5年5月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它顺应世界的发展潮流,符合中国的现实需要,同时它也是...
关键词:严复 洋务运动 八股取士 科学救国 开民智 “自由” 中日甲午战争 西方社会 “五四”新文化运动 《天演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