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资源

作品数:581被引量:400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杨丹张道宏陈永忠孙辰健马洪芳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董事会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好企业不上市
《董事会》2016年第5期82-83,共2页孙大午 
很多公司在上市以后就不行了,因为它对股民和社会不负责。常常是上市公司自己开小灶,办厂中之厂,然后进行关联交易,自己卖给自己,或者更便宜或者更贵,搞很多猫腻,股市又无法监督,就变成了猴市。该负监督之责的独立董事其实什么也不是,...
关键词:国有土地 圈钱 股票发行 壳资源 上市资格 股票市场 就是你 包装上市 国家经费 传统道德观念 
壳资源股的举牌竞标赛
《董事会》2015年第12期20-21,共2页蔡恩泽 
正是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的非理性下跌,让不少小散差公司显现出罕见的"壳"诱惑,举牌者看中的正是这些上市公司未来股价的上涨空间所带来的利润。当然,举牌潮的背后也隐藏着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争夺在经历过股价惨烈下跌的境遇后,越来越多...
关键词:壳资源 资本市场 概念股 公司公告 收益差 非理性 公司控制权 百家 中炬高新 股市调整 
“僵尸”*ST星美再行动
《董事会》2015年第11期78-79,共2页苏未末 
只有7名员工,长期无主业、无营收,始终处于退市边缘,然而每当公司近乎触发退市,大股东都会出手援救,*ST星美成为一直处于拯救壳资源怪圈的奇葩公司一年半时间里"零营业收入"、6年时间里没有主业、10年累计利润不足200万元……这些数据...
关键词:壳资源 累计利润 ST 资本市场 债务重组收益 主板上市 影视传媒 卓京 营业利润 投资中心 
给异议股东撑起“保护伞”
《董事会》2014年第12期31-32,共2页曾江洪 
上市公司主动退市后,公司有义务对决议持异议股东的回购请求权、现金选择权等作出专门安排。公司与投资者应就回购价格进行协商,无法达成统一时,可以诉诸司法审查,另外法律也可以规定以公司退市前某一时段的平均股价作为回购价格。
关键词:异议股东 回购价格 现金选择权 平均股价 资本市场 壳资源 运作手段 场外交易市场 中小股东利益 改善经营 
上海新梅生死劫被引量:1
《董事会》2014年第10期66-67,共2页陈欣 
豪布斯卡项目目前是上海新梅唯一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如果下半年还不能实现较大数额销售,豪布斯卡项目乃至上市公司都很有可能会陷入亏损。上海新梅在2013年亏损2673万元,今年如果继续亏损将被ST。
关键词:上海新梅 房地产出租 销售收入 生死劫 房地产开发 布斯 期股权 一致行动人 壳资源 投资界 
创业板禁止借壳有点冤
《董事会》2014年第10期18-18,共1页冯萌 
上市公司的壳资源本身具有投资价值是一个客观现实,通过行政手段简单禁止借壳上市既不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要求,也很难在长期持续发挥效果,并有可能迫使重组方采取各种措施"规避"监管要求,为重组付出更高成本。
关键词:壳资源 审核程序 证券市场 联华合纤 中国证监会 跌停 上市标准 广发证券 财务分析 股票上市 
回归市场化IPO
《董事会》2014年第8期98-98,共1页董登新 
2009年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初衷或大方向从一开始就十分明确,这就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然而,习惯了政府大包大揽的中国股市,在市场化、法治化改革的进程中,遭遇"行政化"的阻击,市场舆论以保护投资者为借口,要求政府干预股市,干预...
关键词:新股发行制度 注册制 IPO 垃圾股 壳资源 发行体制改革 市值配售 资源配置功能 损失风险 时间成本 
中概股反击空头
《董事会》2012年第10期18-18,共1页
在过去几年里,卖空国外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是桩好生意。这些公司很多都采用反向收购上市,即利用监管漏油,非上市公司购买上市公司股票获得壳资源,从而绕过首次公开发行的常规审查;是一条通往美国股市的捷径。
关键词:非上市公司 空头 首次公开发行 中国公司 反向收购 美国股市 壳资源 股票 
ST大水:壳资源依旧昂贵的悲哀被引量:1
《董事会》2009年第10期20-20,共1页易鹏 
和2008年末股市低迷时期不同,现在一个上市公司壳资源的开价基本都在3亿元以上,壳资源如此昂贵何尝不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种悲哀。
关键词:ST 壳资源 悲哀 资本运作 资产重组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董事会 
ST深泰:变身抽血 败坏股市
《董事会》2009年第4期19-19,共1页叶檀 
一家ST公司,数年来除了大股东注资以外没有其他赢利方式,在烂到底后凭借壳资源卖身投靠新股东。仿佛上市的目的就是为关联公司担保、圈钱,而后以一次又一次的官司和重组概念忽悠投资者,直到现在。
关键词:ST公司 股市 赢利方式 公司担保 大股东 壳资源 投资者 注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