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带

作品数:4346被引量:18348H指数:6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唐菊兴李光明周永章周涛发张连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云南北衙斑岩-矽卡岩金铜矿床三维可视化建模与应用被引量:4
《中国地质》2022年第1期241-252,共12页周放 王保弟 贺娟 郝明 王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6YFC0600305,2018YFC060410603)资助。
【研究目的】位于金沙江—红河巨型构造-岩浆成矿带中段的北衙超大型矿床(已探明金151.28 t,铜22.17万t),是三江特提斯成矿域东段典型的斑岩-矽卡岩型金多金属矿床。近年来,矿床浅部地质结构与资源状况已得到初步揭示,但是其深部地质结...
关键词:斑岩-矽卡岩金铜矿床 三维建模 矿床可视化 建模应用 金沙江—红河成矿带 矿产资源勘查工程 北衙 云南 
西藏岗讲斑岩铜钼矿床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3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0年第5期961-972,共12页姜华 李文昌 张雄 杨帆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5CB452605);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3HA001)。
西藏岗讲斑岩铜钼矿是近年来在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床,其主要含矿斑岩是花岗闪长斑岩。为探讨含矿斑岩的形成时代和起源演化,对其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4.66...
关键词:成岩时代 岩石地球化学 花岗闪长斑岩 岗讲矿床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玢岩铁矿研究新进展及对矿床成因的启示被引量:18
《地学前缘》2020年第2期197-217,共21页赵新福 曾丽平 廖旺 李婉婷 胡浩 李建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22203,41972074,4160208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2CB4168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UG140618,CUGCJ1711);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CSC-No.201706410056)。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宁芜和庐枞火山岩盆地中发育了大量与早白垩世(约130 Ma)陆相火山-侵入岩有关的玢岩铁矿。这类矿床的特征为具有磁铁矿-磷灰石-阳起石(透辉石)矿物组合,在国际上一般被称为铁氧化物-磷灰石型(Iron O xide-Apatite,IOA...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玢岩铁矿 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 夕卡岩型铁矿床 矿床成因 
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北矿带铀的赋存状态研究及对地浸开采影响分析被引量:6
《新疆地质》2020年第1期97-102,共6页杨冰彬 乔海明 刘治国 张鑫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生产中科研项目(201826-04);国家重点973计划(2015CB453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62006)联合资助。
通过铀在含矿目的层西山窑组碎屑岩中各粒级的配分比例、α径迹蚀刻、电子探针,铀的价态和含氧系数等多种测试方法,对十红滩铀矿床北矿带铀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北矿带矿石中60.93%~87.45%的铀赋存在粒径小于0.05 mm的填隙物...
关键词:十红滩 铀的赋存状态 α径迹蚀刻 电子探针 地浸开采 
阳山金矿带金的赋存状态及其对成矿过程的指示意义被引量:11
《地学前缘》2019年第5期84-95,共12页李楠 邓军 张志超 刘兴武 刘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207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5CB452606);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411048);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4038301);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P07190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9-2014-055);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技术部专项经费资助项目(MSFGPMR201804)
阳山金矿带是西秦岭金矿带已探明金储量最大的独立金矿区,其矿化样式主要为微细浸染状矿化,其次为石英脉型矿化,可见金与"不可见金"均有发育,该金矿带是研究造山型金矿金赋存状态的理想地区,其研究成果对理解金成矿作用和过程以及指导...
关键词:金的赋存状态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高分辨率透射电镜 X射线粉晶衍射 阳山 西秦岭 
西秦岭阳山金矿带成矿热年代学: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被引量:9
《地学前缘》2019年第5期174-188,共15页杨忠虎 李楠 张良 张志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207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5CB452606);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411048);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4038301);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P071902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9-2014-055);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技术部专项经费资助项目(MSFGPMR201804)
阳山金矿带因其独特的构造位置、超大型金资源量以及成矿后区域发生大规模隆升剥蚀事件,成为矿床学领域研究热年代学的理想选区。本文针对金矿带成矿后热历史演化开展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获得如下成果:(1)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值分布...
关键词:裂变径迹 热年代学 阳山金矿带 西秦岭 
滇西北格咱岛弧茨莱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报道被引量:1
《中国地质》2019年第4期939-940,共2页王帅帅 卢映祥 刘学龙 彦廷龙 杨富成 罗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5CB4526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2076)等资助的成果
1研究目的(Objective)研究区位于西南三江中段义敦岛弧带南段,位于巴颜喀拉—甘孜褶皱系南部格咱岛弧成矿带内。目前,格咱岛弧成矿带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斑岩铜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前人根据区域上岩体的空间分布、岩性特征、年代学以及岩石...
关键词:花岗斑岩 锆石U-PB年龄 岛弧带 铜多金属成矿带 滇西北 斑岩铜矿 岩石地球化学 蛇绿混杂岩带 
西藏中冈底斯成矿带晚三叠世铍铷稀有金属矿化:独居石U-Pb年代学证据被引量:7
《地球科学》2019年第7期2379-2391,共13页李应栩 李光明 黄永高 韩飞 杨青松 严刚 张林奎 魏启荣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6YFC0600308);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No.DD2019014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170208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No.2011CB403105)
在西藏南木林县北部地区新发现了Be-Rb±(Nb-Ta)稀有金属找矿线索,但由于含矿岩体中锆石U含量过高,导致对其进行U-Pb年代学研究不能获得可靠的岩浆结晶年龄.采用LA-ICP-MS方法对赋矿岩体的独居石进行了U-Pb年代学研究,获得了207.0±0.7 ...
关键词:冈底斯成矿带 铍铷矿化 晚三叠世 独居石U-Pb 年代学 
藏南马扎拉金-锑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和成矿物质来源被引量:11
《地球科学》2019年第6期1998-2016,共19页谢玉玲 杨科君 李应栩 李光明 曲云伟 董磊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No.2011CB403100);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No.DD2019014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6YFC0600308)
马扎拉金-锑矿床是藏南巨型金-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矿床成因目前仍存在不同认识.通过主要矿石和蚀变围岩的岩相学、矿相学、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了马扎拉金-锑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矿质迁移和沉淀机制.结果表明,马扎...
关键词:藏南金-锑成矿带 马扎拉金-锑矿床 流体包裹体 成矿金属来源 矿床 
川西冕宁-德昌稀土矿带霓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9
《岩石学报》2019年第5期1372-1388,共17页舒小超 刘琰 李德良 贾玉衡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5CB452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1855217)和面上项目(41772044);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YYWF201705);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060);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7011)联合资助
霓长岩化作用是指碳酸岩(或碱性岩)流体对围岩的交代蚀变,它是碳酸岩型稀土(REE)矿床常见的蚀变类型,其所形成的岩石即为霓长岩。对霓长岩的深入研究可以鉴别碳酸岩体的存在,厘定碳酸岩岩浆(或流体)的地球化学性质及源区特征,这对于找...
关键词:霓长岩 蚀变作用 组分迁移 REE矿化 冕宁-德昌REE矿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