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戏

作品数:357被引量:37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康保成李亚刘琳琳邱雅芬黎国韬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戏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唐傀儡戏起源说“木女解围”故事的形成
《戏曲研究》2024年第1期72-90,共19页李贝贝 
关于傀儡戏的诞生,唐代形成了“木女解围”起源说的观点。“木女解围”故事的原型是发生在汉高祖七年(前200)的白登之围,刘邦因决策失误而被匈奴冒顿单于围困于平城之外的白登山达七日之久。为了突围,刘邦听从陈平的建议贿赂匈奴阏氏。...
关键词:白登之围 汉高祖 刘邦 匈奴 冒顿单于 解围 陈平 司马迁 
水傀儡考论
《戏曲研究》2022年第1期108-125,共18页陈佳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早期戏剧史料辑录与研究”(项目编号:20&ZD271)阶段性成果。
水傀儡,是一种操控傀儡在水上表演的戏剧形式。自孙楷第先生《傀儡戏考原》问世后,水傀儡就得到学界不同程度的关注。但由于宋人对水傀儡的记载不够详尽,加之这一表演在中国销声匿迹,而在越南仍有上演,故而当前研究水傀儡的论著多以越...
关键词:戏剧形式 傀儡戏 孙楷第 表演形态 越南 
弦管古乐是泉腔戏曲的曲库--从梨园戏三元老论南音与梨园戏关系说起
《戏曲研究》2020年第4期286-302,共17页郑国权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在区域不大的老城区中,竟然拥有弦管(亦称南曲,今称南音)和梨园戏、傀儡戏、高甲戏、打城戏等五种优秀传统文化。21世纪以来,它们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分别归于“传统音乐”和“传统戏曲”类别中。
关键词:梨园戏 传统戏曲 弦管 打城戏 高甲戏 泉腔 傀儡戏 南音 
中国各类型傀儡戏之东传
《戏曲研究》2011年第2期321-335,共15页邱雅芬 
汉字"傀儡"一词在日本最早见于源顺编《倭名类聚抄》(930年前后)卷二"杂艺具"中,其文写道:"《唐韵》云,傀儡贿礧二音,和名久々豆,乐人之所弄也,《颜氏家训》云,俗名傀儡子,为郭秃。"由引文可知,平安时代的日本人已拥有确切的中国傀儡戏...
关键词:傀儡子 杖头傀儡 药发傀儡 《颜氏家训》 源顺 蚕神 唐戏弄 任半塘 万叶假名 中国汉字 
宋元民间目连戏的另一种形态——泉州傀儡戏《目连救母》的文化阐释及形成年代考论
《戏曲研究》2006年第3期221-245,共25页马建华 
泉州傀儡戏历史悠久,学术界认为它最迟形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南宋时漳州、莆田傀儡戏盛行,作为闽南经济、文化中心的泉州,
关键词:文化阐释 泉州傀儡戏 目连救母 目连戏 戏曲研究 道教信仰 联套 缠令 四边静 五百罗汉 
韩中傀儡戏比较研究被引量:1
《戏曲研究》2006年第1期85-93,共9页安祥馥 
引言回顾韩国傀儡戏的研究史,很多研究者对起源问题予以关注,提出了各种说法。有的认为韩国的傀儡戏是土生土长的,有的认为韩国傀儡戏受到中国戏曲影响,还有的认为韩中两国傀儡戏是同样受到西域影响而发生的。归纳这些主张,可分为两类,...
关键词:傀儡子 神木 中国戏曲 翼宿星君 长竿 外界影响 提线木偶戏 研究史 阳戏 杖头傀儡 
傀儡戏与地方戏曲关系考探——以福建傀儡戏为例被引量:3
《戏曲研究》2004年第3期224-245,共22页叶明生 
傀儡戏与地方戏是两个同样具有悠久历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戏剧系统。二者在历史上既有源流各异、沿革殊途、功能迥异的一面,亦有异中存同、相互交流、共相依存的一面。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地方戏剧的研究只偏重于地方戏剧种,...
关键词:地方戏曲 地方戏剧 目连戏 杖头 泉腔 兴化腔 弋阳 乱弹戏 提线木偶戏 民间戏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