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龙去脉

作品数:1728被引量:1508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嘉翔向世清高放乐文江时学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集邮博览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麦积山“海拔仅142米”表述不严谨
《集邮博览》2022年第12期112-112,共1页康仁 
拜读2022年第10期贵刊上的《普24甲小型张发行的来龙去脉》一文后,对该小型张发行的一些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其中讲到,“麦积山是甘肃天水境内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仅142米,因其状如堆积的麦秸垛,故得此名”。作为一名...
关键词:甘肃天水 麦积山 甘肃人民出版社 秦岭山脉 麦秸垛 小陇山 严谨 来龙去脉 
普24甲小型张发行的来龙去脉
《集邮博览》2022年第10期50-52,共3页刘建辉 
1989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迎来了新中国成立40周年大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秘书处提出建议,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40周年,推动我国集邮活动的蓬勃发展,拟于10月中旬在北京举办全国性集邮展览。
关键词:集邮活动 来龙去脉 新中国成立 发行 秘书处 集邮展览 改革开放 全国性 
我国最早的一框邮集展览
《集邮博览》2020年第3期44-45,共2页魏苏 宛丘 
不久前,笔者翻找出几枚1995年10月26日实寄的武汉市武昌地区一框邮集展览纪念明信片(图1),这种片是在1994~1995年发行的JP纪念邮资明信片背面加印了邮展纪念图案。出于好奇,上网试着查了一下"一框邮集"的起源,虽然没有找到其来龙去脉,...
关键词:邮集 邮展 明信片 联合举办 集邮协会 展览 来龙去脉 武汉市 
“司母戊”、“后母戊”的来龙去脉
《集邮博览》2016年第11期34-36,共3页陈康 
2016年7月《殷墟》邮票发行,一套三枚,第二枚为“司母戊鼎”。这是“司母戊鼎”第三次登上方寸之地,一件古代器物能够三次上邮票,在新中国邮票的发行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虽然三上邮票,但“司母戊鼎”每一次出现时的身份却不同:
关键词:邮票发行 新中国 民间收藏 《殷墟》 
清代手绘片的来龙去脉(下)
《集邮博览》2008年第3期34-35,共2页王泰来 
还有一种做法是将木版连环画一页一页剪下贴在背面,然后手工加彩出图(图10、图11贴连环画孟姜女)。这两种手工粘贴的邮资片大概是街肆小商或是用户个人所为,数量不多,所以今天所见寥寥无几。这期间,在邮资片背面加工图画最能凸现中国风...
关键词:明信片 手绘 清代 邮资 清王朝 现实主义 绘制者 天津 彩绘 手工绘制 
清代手绘片的来龙去脉(上)
《集邮博览》2008年第2期36-37,4,共3页王泰来 
清末,一种手工彩绘的明信片。她以山川古迹、农耕劳作、市井百业、市民风俗等生活原形为画图内容,也无奈地缩录了八国联军奴役、杀戮国人的惨景和清王朝官员腐败的排场。一个时代的记忆者,她记录了古朴与风情,也记录了屈辱。了解她,研究...
关键词:明信片 手绘 清代 清王朝 大清邮政 图画 邮资 彩绘 清末 风俗 
“乾陵”邮戳的来龙去脉
《集邮博览》2007年第8期48-48,共1页骆延峰 
位于陕西乾县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合葬墓,素以神秘色彩和无字碑之迷而闻名中外。2001年10月28日,国家邮政局发行《昭陵六骏》邮票时,在陕西举行了盛大的首发仪式。在乾陵景区,大家意外地发现了10枚乾陵风景戳。而且,盖戳...
关键词:乾陵 邮政局 邮戳 邮政资费 邮政日戳 陕西 乾县 启用 邮资 壁画 
《辽阳白塔》普资封发行的来龙去脉
《集邮博览》2005年第9期10-11,共2页晓明 
国家邮政局于2004年5月25日发行《辽阳白塔》普通邮资信封一枚,邮资图“辽阳白塔”,面值80分。面世后对其发行情况说法不一,现将笔者收集到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关键词:辽阳市 白塔 情况介绍 邮政局 邮资 发行 信封 佛教文化旅游 人文景观 普通 
美国国旗的来龙去脉
《集邮博览》2002年第11期19-19,共1页张康华 
美国原是印第安人的居住地。1492年前后,大批的欧洲(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探险家和殖民者纷纷涌入,霸占了这片土地。1630年英国在马萨诸塞湾(麻省)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到1773年共建立了13块殖民地。这时由于各殖民地人民不满英...
关键词:殖民地人民 英国政府 国旗 美国人 印第安人 商船旗 马萨诸塞 横条 西班牙 殖民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