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

作品数:19549被引量:937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潘文昭喻东山程常现姚芳传罗小年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发展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新闻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个独特的舆论场:“孤岛”时期《密勒氏评论报》上的中国读者来信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22-140,共19页周瑞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英美在华报刊上的中共党史资料整理与研究(1919—1949)”(19CDJ029);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中共党史党建学手册》编研”(2024JZDZ033)。
近代以来,报刊媒介在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更是战争时期重要的政治阵地与文化窗口。1937年淞沪会战后,上海市区沦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成为“孤岛”。散布世界各地的中国读者接力投稿给身处“孤岛”的美国在华周报《密...
关键词:抗战 “孤岛” 《密勒氏评论报》 民族主义 读者来信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以“读者来信”专栏为研究视角
《临沂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94-104,共11页张红 郑思颖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1ADJ008);2023年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专项项目(2023MJDBWT03);2022年广西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创新项目(MYYJ22B01)阶段性成果。
在抗战时期,《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发行的唯一机关报,成为青年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新华日报》将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引领视为重要任务,通过开设“读者来信”专栏与青年学生紧密联系,以循循善诱解疑释惑、拨...
关键词:《新华日报》 读者来信 青年学生 思想引领 
读者来信
《文史博览》2023年第1期72-72,共1页蓉姐 
笔者曾是防空部队中的一员,因此读到贵刊2022年第8期特稿《毛泽东与新中国人民军队建设》一文,感觉特别亲切。
关键词:防空部队 特稿 读者来信 毛泽东 
“西部来信”与美国的国家建构——以萨缪尔·鲍尔斯《我们的新西部》为中心的考察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179-192,共14页贾莹 
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创新项目“帝国扩张、文学生产与‘美国西部’的绘制”。
美国内战后,以西部见闻为主题的旅行书信在各大报纸上涌现,记者、文人和政客通过风景话语参与国家重建和文化重塑,“西部来信”在此意义上成为美国认同的一种文化载体。《共和党人报》记者萨缪尔·鲍尔斯于1865、1868年加入由联邦官员...
关键词:美国内战后 “西部来信” 萨缪尔·鲍尔斯 “新西部”景观 认同话语 国家建构 
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的读者来信栏研究(1921—1949)被引量:7
《全球传媒学刊》2022年第2期94-107,共14页刘继忠 臣昕月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党报群众路线的百年实践研究(1920—2020)”(项目批准号:1382015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社会化媒体空间表达与治理研究”(项目批准号:18FXW013)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基于“报纸是一种群体的自白形式”的认知,检视了具有传承关系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布尔塞维克》《红色中华》《新中华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中的“读者来信”,发现党报读者来信栏呈现出“通讯”栏种类繁多、趋于归隐...
关键词:中共中央机关报 读者来信 群体逻辑 
读者来信
《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第27期3-3,共1页
读者来信
《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第24期3-3,共1页
读者来信
《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第19期3-3,共1页
读者来信
《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第18期3-3,共1页
共现、凸显与遮蔽:基于对《人民日报》1978年和2018年读者来信的考察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1年第2期30-44,共15页陆佳怡 黄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中国未来国际传播策略研究:基于中国方案的媒介化协商历史考察(1978—2017)”(项目编号:18YJC860023)的研究成果
通过对1978年和2018年中共中央党报《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的考察,本文勾勒并比较了两大历史节点的读者来信书写者、被书写者、书写议题、议题表征与组稿方式。结合不同的历史语境发现:话语主体的离场与进场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阶层...
关键词:读者来信 《人民日报》 媒介话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